以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美友408916

5月12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这一会议精神为乡镇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大基层干部要深刻领会、迅速行动,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br>一、聚焦“三农”工作,扛牢乡村振兴责任<br>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对乡镇而言,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考题。当前,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期,夏粮丰收关系全年粮食安全大局;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仍需持续完善,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乡镇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紧盯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同时,要动态排查脱贫群众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精准施策,让脱贫成果更可持续、群众生活更有保障。<br>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基层治理难题<br>会议指出,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直指当前乡镇工作的痛点。一些地方仍存在“表格抗疫”“台账迎检”等现象,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发展。落实省委要求,乡镇一级必须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精简会议文件,优化考核方式,减少重复填报,让干部从“材料堆”里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用在办实事、解难题上。同时,要完善“吹哨报到”“网格化管理”等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基层有权有责、更有为。<br>三、突出实干实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br>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乡村振兴一线是锤炼干部的“练兵场”,也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乡镇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既要当好政策落实的“执行者”,也要做好产业发展的“领路人”。比如,在推进乡村建设时,不能搞“一刀切”的“面子工程”,而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在培育特色产业时,不能“拍脑袋决策”,而要深入调研,找准市场定位,带动群众增收。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才能干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br>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为乡镇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关键在于落实。基层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会议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在广袤乡村绘就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