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5/17晨 ,天气晴,背上背包,和闺蜜坐上了火车,开始了北京之行~</p> <p class="ql-block">一个半小时,抵达北京站~</p><p class="ql-block">北京,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颐和园~</p><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其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苏州街,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现在正在改造~</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四大部洲坐落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中部,四大部洲这一汉藏建筑群,深受古印度哲学观念影响,不仅是一座庄重的喇嘛庙,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四大部洲汇聚,包括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和北俱卢洲,四大部洲的巧妙组合,形成了须弥灵境的宏伟景观。然而,昔日辉煌的大殿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如今只剩下宽广的平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画中游”是颐和园万寿山前西部的一组著名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名称和设计灵感源自乾隆皇帝的一个梦境。传说乾隆因不满工匠设计,梦中受仙人指引游览画卷中的亭台楼阁,醒后命人按梦中所见建造,并赋诗“天缘有份画中游”而得名。建筑群依山势而建,视野开阔,登临如置身画中,故得名“画中游”。更有王维风格的仿写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长廊自东端的邀月门始,绵延至西侧的石丈亭,途经排云门,全长728米,共计273间,由548根柱子巧妙支撑。长廊内,14000余幅彩画细腻描绘,构成了一条独特的画廊。这里不仅是慈禧太后漫步、欣赏湖光山色的绝佳去处,更因四季景致变换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石舫(清晏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质船形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船体用青石雕刻而成,全长36米,舱楼为西洋风格,1961年随颐和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晏舫原为乾隆帝仿江南园林风格建造的放生台,乾隆帝借《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典故建造石舫,寓意政权稳固。该建筑融合中西方美学,体现晚期皇家园林的审美转型。</p> <p class="ql-block">《七律·颐和园即景》</p><p class="ql-block">昆明湖水碧如绸,万寿山前帝气收。</p><p class="ql-block">画栋连云浮旧梦,雕栏映日锁清秋。</p><p class="ql-block">风摇柳线牵宫怨,露冷莲房泣御舟。</p><p class="ql-block">一自兵烽销殿阁,空余斜照入帘钩。</p> <p class="ql-block">佛香阁坐落于颐和园内万寿山前,高达二十米的山台基上,佛香阁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雄伟姿态矗立,成为整个颐和园的精髓所在。因为时间紧,只是门口打卡留念,此次之行留一下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原为乾隆时期的清漪园建筑,本是乾隆为庆祝母亲孝圣宪皇太后60大寿而建。“乐寿堂”的“乐寿”二字出自“知者乐,仁者寿”。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时,将乐寿堂改为单层建筑,并成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仁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名勤政殿,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名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住颐和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瑞兽麒麟,仁寿殿前有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制怪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即为传说中象征富贵吉祥的麒麟~</p><p class="ql-block">院中有五块太湖石,峰名“峰虚五老”。院中石高约4米,院四周的四块石色暗孔奇,象征一年四季,为寿星石,五块湖石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喻意长寿,所以称“峰虚五老”。</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文创雪糕,舌尖上的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在颐和园昆明湖上,看到了鸳鸯在水中嬉戏~在中国,“鸳鸯”,由“鸳”与“鸯”组合而成,鸳意指雄鸟,鸯意指雌鸟,故鸳鸯是一个合成词,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p> <p class="ql-block">廓如亭,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平面呈八方形,每面显3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圆宝顶,亭中共有40根柱子。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十七孔桥是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联拱石桥,全长150米,桥栏雕刻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其独特的冬至『金光穿洞』现象与数字『九』的帝王象征,共同构成中国皇家园林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的湖面宽广至极,湖光山色间,每一个角度都充满了迷人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好久的鲜豆菓夫白桃茉莉乳酪罐子,这次也尝到了,桃子味很清香,白桃果粒存在感较强,茉莉的味道突出。总体还是很清新的~</p> <p class="ql-block">鸦儿李记涮肉是北京著名的餐饮品牌,以其正宗的老北京铜锅涮肉而闻名。其特色包括手切鲜羊肉、麻酱糖饼等,提供丰富的菜品和独特的调味。</p> <p class="ql-block">鸦儿李记涮肉结合传统麻酱风味与现代工艺,以手切鲜羊肉著称,环境优美,性价比高~</p> <p class="ql-block">酸梅汤和酸奶都很不错哦~</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是俯瞰故宫全景与北京中轴线的最佳观赏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44号,坐落在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上。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占地23万平方米,山体海拔高度94.2米,曾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北京景山公园以花卉种类丰富著称,尤其以牡丹为特色,同时搭配其他季节性花卉,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牡丹花期结束后(5月初),园内300余种、2万余墩芍药陆续开放,被称为“花中之相”。此次之行,有幸看到盛开的美丽的芍药~</p> <p class="ql-block">“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p><p class="ql-block">什刹海畔,一半是风情,一半是古韵,心随波动</p> <p class="ql-block">骑行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有机会停下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体验生活的美好。骑行在北京的胡同里,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水马龙的老北京。狭窄的巷道、灰色的砖墙、晾晒的衣物、朱漆的大门和小小的杂货店,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以其鼎盛的香火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祈福。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不可错过的三件文物:</p><p class="ql-block">一,古铜鼎式香炉,北京三绝之一(另外两绝分别是渎山大玉海和北海九龙壁)</p><p class="ql-block">二,石碑是《喇嘛说》碑,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6.2米,每面宽1.45米,四面分别刻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汉字碑文是乾隆御笔工整楷书,内容涉及喇嘛教的来源、作用和教制教规。这块碑不仅是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镌刻,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的见证</p><p class="ql-block">三,青铜须弥山,象征佛教宇宙观的“世界中心”,高1.5米,置于汉白玉石座上。其造型融合古印度神话与藏传佛教元素,展现九山八海环绕须弥山的微观宇宙,是研究佛教艺术与哲学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是清代雍正帝的潜邸(雍亲王府),也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一座府邸诞生两位皇帝,被视为风水极佳的“龙潜福地”。其建筑规格与紫禁城相同(黄瓦红墙),这种皇家背景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光环。</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作为清代皇家寺院,其核心建筑法轮殿和万福阁的屋脊兽数量均为7个,这是寺院中心建筑的最高等级配置。屋脊兽数量与建筑等级严格对应,数量越多等级越高。太和殿作为故宫最高等级建筑有10个,乾清宫为9个,坤宁宫为7个,妃嫔宫殿为5个。</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旁的吴裕泰,他家的绿茶、花茶口味冰淇淋(十元一支)很不错,香浓可口,奶香味十足,口感不是很甜腻,茶香独特~</p> <p class="ql-block">炸灌肠是源自明代的老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蒸制、切片、油煎后佐蒜汁食用,具有外焦里嫩的特殊口感。其制作工艺经历了从猪肠灌制到纯淀粉成型的演变,现多用红薯淀粉或绿豆淀粉制作。</p> <p class="ql-block">胡大是北京簋街知名的连锁小龙虾餐厅,以小龙虾菜品和优质服务著称,在北京拥有多家分店,这次北京之行比打卡项目之一,幸运的是居然没用等位~</p> <p class="ql-block">红星前进牛奶面包公司,趁着工作日人少,赶紧采购了一些面包和牛奶。这里的特色是现接现打的牛奶🥛,瓶子是免费的,小瓶5.9,大瓶11.9。自己亲自打的牛奶,体验感非常新奇。这里的牛奶是低温短保的,味道特别新鲜!做为牛奶爱好者的我,幸福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为和珅宅邸,后为庆王府,咸丰初年改为恭王府,现为重要历史景点。</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恭王府在周恩来等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经过28年的腾退修缮,成为完全对外开放的清代王府。如今,恭王府不仅是北京的重要历史景点,还被誉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p> <p class="ql-block">据传说,在和珅时期,多福轩是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居所。但当时,这里并非叫做“多福轩”,而应为“延禧堂”。咸丰二年,恭亲王奕䜣正式住进府邸,并正式更名为“恭王府”。据奕䜣记述,当年咸丰皇帝亲临恭王府,并御书“多福轩”匾额赐给奕䜣。时光走过无数寒暑冬夏,恭王府多福轩院内那架经历了两百多年风雨霜寒的紫藤萝却始终枝条繁茂,每逢春末夏初,绿荫如棚,便开出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留下一幅又一幅的唯美剪影,见证着多福轩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西洋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恭王府花园中路最南端,是花园的正门。西洋门是一座汉白玉石拱门,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呈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 。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蕴含着园主人追求的境界 。</p> <p class="ql-block">独乐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花园内,正对花园正门 。 独乐峰是一块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孤赏石,石色青润,石体硕长,布满皱折,为北太湖石中的精品 。从不同角度看,它呈现出不同形态,如像一位风姿卓然的女子怀抱婴儿,似送子观音石;换个角度又像一位孤独的老者,还像一条鱼或一只鹦鹉 。</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福字碑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福”,为祖母孝庄皇太后祈福所书。康熙帝在沐浴斋戒三日后写下此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这个福字不同于常见的正方形或圆形福字,而是长长的瘦瘦的,被称为“长寿福”。此碑最初放置在紫禁城中,后失踪,1962年重现于恭王府。</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又称藏宝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长18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为恭王府“三绝一宝”中的“宝”。后罩楼内有“99间半房子”,当年和珅在设计修建这座藏宝楼的时候,参考的就是紫禁城9999间半房子的尾数。</p> <p class="ql-block">后罩楼的后墙一共有44个什锦窗,每个什锦窗的图案都不相同。之所以要修建这么多的什锦窗,是因为当时和珅的藏宝数量数不胜数。这样一来,和珅在进去取宝物时,就可以根据窗户的形状,来对应宝物的种类。</p> <p class="ql-block">大戏楼也叫怡神所,是恭王府花园的第二绝,戏楼采用纯木结构的三卷勾连搭式屋顶,全封闭设计,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面积达685平方米。内部装饰华丽,顶部悬挂20盏宫灯,四壁及柱体绘满缠枝藤萝彩画,营造“藤萝架下观戏”的意境。戏台高约1米,悬挂“赏心乐事”篆体匾额。戏台下方埋有九口大缸,形成共鸣腔,无需扩音设备即可让声音传至每个角落,被艺术家称赞“音效优于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锡晋斋即为恭王府“楠木殿”,殿内雕刻皆为楠木所成,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据说一根楠木27亿)。他用了一种宫廷才能用的金丝楠木和苏州金砖,这也是后来被抄家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锡晋斋正门前还设有一座约1.6米高的石盆,由底座、石盆、石盆组成,石盆直径约62厘米,据恭王府史书记载,石盆上的假山石被称为“云停”,因其能把石盆内的水自动吸上来,再从石头上的小洞里冒出,久而久之石头上的水润便长满了青苔。更为神奇的是,冬天时,把冒着热气的井水倒进石盆里,然后就可以看见井水被吸上来,而且在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蒸汽,仿佛云雾留在山顶,故得名“云停”。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云停”,被震落在地上摔成了五六个碎片,当专家看后也十分痛心。不久,“云停”虽已被专家们修复,但却无法吸水,“云停”的现象不再存在。</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后花园的湖名为湖心亭,位于花园西路,是清代园林设计中的核心景观之一。湖水引自玉泉湖(清代皇家专用水源),体现和珅当年显赫的地位。湖水“只入不出”的设计,契合风水学中“聚财”的理念。湖心亭又称“观鱼台”“诗画舫”,最初需划船抵达,后增设桥梁。</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交通管制,不预约不能近距离参观,但是,骑行可以通过,赶紧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前门的河沿肉饼,强烈推荐~</p><p class="ql-block">牛肉饼:必尝的招牌菜,薄脆的饼皮,搭配多汁的牛肉馅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宫保鸡腿丁:甜而不腻,酱香四溢,鸡腿丁与酱料的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返程前,抓空在前门大街溜达一圈,算是对北京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再见,北京~</p><p class="ql-block">欢迎回家~</p><p class="ql-block">期待下次出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