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夏之交,微风吹拂,五月的鲜花开遍江海大地。2025年5月14日,在张佑才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张佑才老市长追思座谈会”在南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佑才老市长生前的战友、同事、校友、朋友,《纪念文集》的作者和亲属代表,共70余人。会场内,庄严肃穆,与会者,思绪连绵。大家怀着无限崇敬之情,深切缅怀敬爱的老市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追思座谈会由市人大原副主任、市政府原秘书长陆兴达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有关筹备工作:一年前,在去上海参加张佑才老市长告别仪式后,回南通途中,陈华汝同志满怀深情地说,佑才老市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精神是南通人民的宝贵财富,必须传承和弘扬。为此,他提议,要把大家所写的挽联、纪念文章和诗词等汇编成集;在一周年之际,召开一次追思会。经过认真酝酿,决定成立由陈华汝挂帅,陆兴达、管长江、徐国生、江治学、张佑德和仇红组成的《纪念文集》编辑组。一年来,经过全体作者和编辑组同志的共同努力,《深情的追忆--张佑才纪念文集》与大家见面了,追思座谈会也如期举行。在此,向《纪念文集》的所有作者,向为编辑工作和筹备追思座谈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默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市委原副书记、94岁高龄的李明勋同志首先讲话。李书记讲述了1983年南通地市合并及改革开放初期,一批老领导以战略眼光和宽广胸襟,推荐佑才同志担任副市长、市长,这是组织的信任,时代的选择,南通人民的选择。李书记深情回忆了与佑才市长共事的许多往事,用“追思张佑才,似见焦裕禄”,作出中肯评价。李书记希望有更多象佑才同志那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有更多象佑才同志那样的国家忠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由89岁高龄的原副市长陈华汝发言。他深情回顾了与佑才老市长相识、相知、相敬的四十年。他从四个方面,用生动的事例,大纵深、宽正面,从历史的、时代的、中华文化的视角,动情地回忆了历历往事,生动地阐述了佑才精神。</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市人大原秘书长、曾任张佑才老市长工作秘书的江治学,代表老市长身边工作人员发言。他深情地讲述了四个小故事,从细微之处彰显了老市长的高贵人品和高尚精神。他的发言真诚质朴,叙事情节感人,思念之情令人动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市建委纪检组长吴建华,是佑才老市长的校友和原南通县化肥厂的老同事。他深情回忆了学长在学校和工厂的许多往事,称颂学长的人格魅力可谓高山仰止,学长对婚姻、家庭的一往情深,可见其高尚品格。</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佑才老市长的胞弟、南通军分区原副参谋长张佑德,代表全体亲属发言。他从“苦难是他的人生导师,学习是他的终生伴侣,无私是他一生的底气,奉献是他毕生的价值”这四个方面,对兄长的一生作了全面概括和高度评价。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佑才佑德手足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陆兴达在大家发言后说,李明勋老书记的讲话和四位同志的发言,代表了所有与会同志的共同心声。就是以敬重之心、钦佩之意,表达了对佑才老市长的深切缅怀和深情追忆。还原了佑才老市长1984年担任南通市长与1984年对外开放同频共振、激情澎湃的岁月,重温了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讲述了老市长风雨前行、波澜壮阔的人生;赞颂了老市长初心如磐的信念,卓越的智慧才华,俯首为民、两袖清风的官德,高山仰止的人格,以及二十年殊战癌魔的超人坚强和毅力,面对生老病死的哲学境界,和所创造的生命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陆兴达说,今天的追思会,正如顾嘉禾老市长的题字,是“深情的追忆”;正如华汝老市长所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如李明勋老书记所说,“追思张佑才,似见焦裕禄”;正如徐燕老市长所说,“佑才同志是江海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正如吴镕老书记的题词:“南通的好市长,人民的好公仆。”;正如王湛老部长的题词:“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光明磊落律己做真人,佑才同志堪称楷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陆兴达最后说,佑才老市长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他的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正如他在自传体著作《风雨前行》序言中所写:“心中永远珍藏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诚。珍藏着对领导、对师长、对家人、对同事、对同学、对朋友的挚爱深情,珍藏着对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们的无限感激”。文为心声,至诚至真。我们今天的追思纪念,就是要以佑才老市长为榜样,将他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深情的追忆一一张佑才纪念文集》历时八个月,收辑题字、文章、诗词、绘画共计42篇,近15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既有曾经在南通工作的省领导和省级机关领导,也有张佑才同志母校南京工业大学领导;既有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老领导,也有曾经在张佑才老市长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既有学校、医院、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也有张佑才亲属和家乡的代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深情回忆,诚挚表达了对张佑才同志的追思与崇敬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湛同志题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吴镕同志题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顾嘉禾同志题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表达对佑才老市长的追思之情,市委原副秘书长黄鹤群、南通日报原社长贾涛根、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曾任市轻工局副局长)任鹰作了书面发言。市政府原副秘书长王昀即席赋诗两首,市残联原理事长房健赋诗并撰书一幅,以志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会上发言及书面发言,全文另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昀诗二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绝 追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韵江风万亿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功改开伟碑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年属下后生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思缅深怀泪眼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卜算子 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风雨苦难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学习功名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心内无私方无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地宽宏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人故事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树家乡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通宁京都步步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丰碑立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附:与会人员名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明勋 陈华汝 陆兴达 施建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江治学 冯祖祥 黄鹤群 管长江 黄冰泉 宋决平 徐国生 王 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薛卫平 唐国平 蒋严明 贾涛根 刘启东 陆永明 金卫东 房 健 张佑德 王嘉祥 严 宪 任 鹰 吴建华 章臣楠 杨建平 曹达吾 姚宁捷 魏玉军 朱明星 沈行恬 金建华 宋俭俭 谢启琴 陈锦明 陈淑英 陈玉云 徐锦霞 张建华 徐忠祥 余 达 王达平 方涌彬 蔡可如 吉 勇 吴 克 戴 建 崔永华 施振儒 金丽娟 李瑞琴 陈太康 王晓俭 李自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张佑兰 张淑英 程明川 张 丽 王 强 曹 纯 曹志芳 丁 勇 丁 华 张美霞 丁 平 戴勇建 丁季洋 曹玉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撰稿 徐国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摄影 徐锦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 蒋严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