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旱,雕琢出的红寺湖印象派诗画

老石人摄(石话石说)

2025年初夏,陕西省及汉中市遭遇了严重干旱。<div>百度AI给出如下信息:<br><h5><font color="#167efb">陕西全省自2025年4月起降水持续偏少,平均降水量较多年均值减少八成,陕北、关中、陕南多地出现中度至重度干旱,其中陕南南部局地达到特旱等级。<br>汉中市南郑区于4月25日发布干旱橙色预警,当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已达重旱等级,且未来10天无明显降水,直接影响夏收粮油作物及经济林果生长。</font></h5><h5>本次干旱与生态变化密切相关。</h5><h5><font color="#b06fbb">专家指出,秦岭植被破坏导致区域蓄水能力下降,叠加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汉中等地“蒸烤模式”的干旱循环。水利部门警示,若生态修复和节水措施未有效落实,类似极端旱情可能周期性出现。</font></h5></div><div>以下是作者2025.05.20下午拍摄的汉中著名水库和风景区红寺湖中上游实际情况。</div> 大干旱雕琢出的红寺湖诗画 现实与水意雕琢。<div>这意象派诗画,遇见初夏太抽象了,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懂,期待评论区的精彩解析。</div> <b><font color="#ed2308">应对措施与挑战 市级统筹与基层行动‌</font></b><br>汉中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实行“先生活、后生产”的水资源调度原则,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关键期用水。<br>石门水库管理局通过架设9处应急抽水泵站、启用26台抽水设备,并发放5000份抗旱倡议书,动员群众参与节水灌溉。<br>‌气候预测与生态隐忧‌<br>预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汉中仍有区域性高温过程,仅下旬中期和6月初可能出现小到中雨,旱情缓解窗口期有限4。<br>专家指出,秦岭植被退化叠加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汉中旱情长期化和极端化风险,需加快生态修复与节水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