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拾趣(六)——快与慢

李志坚

<p class="ql-block">  从罗马机场出来坐上大巴,开始了我们的旅欧之行。车子行驶不到一小时停了下来,导游告诉我们,要购买进入罗马城区的通行证。看了一下停车场,包括我们的车子共有三辆大巴,想来快的吧。可等了好一会不见驾驶员导游返回,我就走过去看。一个集装箱模样的亭子前,他们在窗口排队,前面另外一个,一动不动地站着。又过了好一会,前面的终于把通行证办好了。那车的中国女导游四十来岁,刚好走过我身边,问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通行证办了多少时间?”</p><p class="ql-block"> “整整四十分钟,这就是典型的欧洲效率!”她气呼呼地说。</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我们的证也办好了,也化了半个多小时。问导游为什么这么慢,告诉说前面的车没报备,要向上面请示,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欧洲人就这样,办事死板地很!</p> <p class="ql-block">  旅欧之行结束从巴黎返回国内那天,我们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半个多小时到达了戴高乐国际机场,距离我们的航班中午十二点半还有近四个小时。导游说,虽然距离航班时间还这么长,不过这里动作慢,还不一定来得及,旅伴们听了有点不相信。</p><p class="ql-block"> 进了候机厅大家就去办行李托运,虽然比较慢,还算顺利。安检时,背包过X光机时自动将包分给两条输送带,一条是没问题的包,旅客马上可以提走。另一条上的包需人工开包检查,一个黑人女员工在操作。一只包翻来覆去检查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而这条输送带上的包占了几乎一半,我的包也在里面。这个速度真是慢得让人瞠目。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员工,进度还是很慢。我排在团队的最后,轮到我的时候,离起飞时间只剩不到一小时。因为提前二十分钟就停止登机,心里有点急了。我的包打开捣了一会没发现什么有问题的东西,就倒出来一样一样查,前后大概化了十多分钟,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把物品装回包后,又拿到X光机重新检查,耽搁了好一会儿,终于把我的包分到另一条输送带上。把我与导游急得站立不安,到登机口时大家开始检票了。</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慢节奏让我们很不习惯,国内机场进出过关人员配备更多,动物更快,效率更高。实际上政府的效率这几年有些方面提高了很多,例如我们开店的,办理营业执照一般跑一趟就办好,给了经营者很大便利。</p><p class="ql-block"> 旅行中见到他们的慢不只是这些。</p><p class="ql-block"> 导游介绍,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个只有二万居民的小城市,每天的游客有十万。景区人流如潮,我们拥前挤后,抓紧时间游览拍摄这水上之城的美景。但见人行道边摆着的一张张茶几坐满了老外,桌子上有点吃的东西,在聊天或呆看着海上船来船往,云走潮涌,消磨着时光。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景区不大,游客也少,老外更是在餐饮店门口,一杯咖啡或一合冰淇淋可以坐半天。在巴黎街头,那么拥挤的小巷,也是坐在店门口慢慢地吃,缓缓地聊,静静地看。我曾经见过酒吧里,一群年轻的老外端着酒杯,与这位聊聊品一口,与那位谈谈抿一下,一杯啤酒或红酒可以端一个晚上。我们是一杯一杯地喝,白酒也是一盅一盅地干。外出旅游不管是团队或自驾游,都是日行千里,一天跑几个景点。告活节奏有明显差异。</p> <p class="ql-block">  这也难怪,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多快好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把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作为时代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在工作实践中,确实感受到效率的重要性,评价员工也把手脚麻利作为重要标准。</p><p class="ql-block"> 然而,是不是什么都越快越好呢?有位叫汪中求的老师就提出过疑问,现今社会技术如此发达,交通这么便利,人是不是更加幸福了呢?实际上内卷如此严重,每个人压力如此巨大,社会一定是走错路了。我认识的两位作家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丹溪草,他原是一位县市领导。在其著作《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中认为,纵观千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在这急功近利,纷繁杂沓的当下,最好的处事态度是“宽慢来,弗着急”。</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是冷盈袖,是武义县作家协会4位国家级作家之一,看名字自然来自李清照的诗,然而她写得并不是“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也不是那载不动数不尽的忧愁。在出版不久的诗集《将及熟溪》中,她勾勒的是壶山温柔的起伏,熟溪舒缓的深碧,垂柳娇软的嫩黄,浪花白鹭般的美丽。她写道:</p><p class="ql-block"> “我要你坐着绿皮火车来</p><p class="ql-block"> 穿过山和原野</p><p class="ql-block"> 咣当咣当地来</p><p class="ql-block"> 我要我春天写的信,夏天你才收到</p><p class="ql-block"> 我要你夏天起程,冬天才到达</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我想要的,不过就是</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慢慢,又慢慢”</p><p class="ql-block"> 这些思考,是不是暗合了我旅欧之行所见的那些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