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可以使甘油三酯降低30%~50%。甘油三酯(TG)是血液中重要的脂类物质,其水平异常升高会增加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风险。与胆固醇不同,甘油三酯的代谢更易受短期饮食和生活方式影响,但基因仍在其长期调控中起基础作用。甘油三酯受到基因与生活方式共同影响我在今天同步推送的第一篇文章中讲到,饮食控制对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基因是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与胆固醇相比,控制饮食并增加运动对于甘油三酯具有更大的影响,基因调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APOC3基因突变会导致甘油三酯分解减少,使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LPL基因表达下降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GCKR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肝脏过度合成甘油三酯。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即使饮食健康,其甘油三酯水平仍可能超过5.6 mmol/L(正常值<1.7 mmol/L),发生胰腺炎的风险增加20倍。 饮食对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高脂肪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会刺激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一顿高脂饮食可使甘油三酯升高20%-30%。高糖饮食同样如此。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甜饮料)会通过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每天多摄入50g糖,甘油三酯水平上升15%。(一些人常说我吃素食为啥甘油三酯还这么高?就是这个道理。你吃了太多主食,在体内也会转变为脂肪、即甘油三酯)。说甘油三酯必说酒精!每克酒精代谢产生7千卡热量,且抑制甘油三酯分解酶活性。长期饮酒者甘油三酯水平可升高30%-50%。所以说经常喝酒的人更多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顺便提醒大家一件事,特别是经常喝酒的人——若酒后甘油三酯仅轻微升高(<20%),可能提示肝脏甘油三酯代谢基因较强;若显著升高(>50%)则需警惕遗传风险。这样的人喝酒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更高,有条件可以查一下基因。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别喝酒了!影响甘油三酯水平的其他因素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常升高50%-100%,这是因为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脂肪分解。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多种药物可能使甘油三酯升高20%-40%。生活方式是影响甘油三脂水平的重要因素。内脏脂肪每增加1kg,肝脏甘油三酯合成量增加约10%。这就是胖人更容易发生甘油三酯增高的原因。久坐人群的肌肉消耗甘油三酯减少,其甘油三酯水平比规律运动者高30%,所以不爱运动的人更多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如何科学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症?上面讲解了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其防治对策就更好理解了。首先是饮食干预:减少精制米面,用燕麦、糙米替代,每日碳水摄入<200g可使甘油三酯下降15%。每天30g膳食纤维(如西兰花、苹果)可增加肠道排泄甘油三酯,使其血液水平降低5%-8%。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周吃2次深海鱼(如三文鱼),可使甘油三酯降低10%-15%。 再就是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甘油三酯降低10%-20%。举重、深蹲等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长期提升基础代谢率,辅助降低甘油三酯。 如果甘油三酯严重升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本文就不再多讲了。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转发到您的亲朋好友群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