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梅河口市海龙实验幼儿园全民营养周知识宣传

梅河口市海龙实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2025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2025年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传播主题: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时间:2025年5月17-23日。</p> 怎样做到吃动平衡 <p class="ql-block">  吃动平衡,简单来说,就是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状态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吃=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热效应。当我们摄入的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与基础代谢、身体活动以及食物热效应所消耗的能量相等时,身体就处于吃动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体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身体各器官也能正常运转,为我们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p> 怎样吃更健康 <p class="ql-block">  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行为,吃得科学和合理更是可以预防疾病,让健康状况更持久、更科学的一个方法。我们如何在日常饮食中把握好吃什么更营养?怎么吃更健康?</p><p class="ql-block">‍ 1.定时定量。这样可以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导致进食过量。</p><p class="ql-block">‍ 2.细嚼慢咽。细嚼慢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也能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来接收饱腹感信号,从而避免进食过量 。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是比较合适的。</p><p class="ql-block">‍ 3.合理选择食物。在食物的选择上,要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吃高脂肪、高糖食品。像油炸食品、蛋糕、奶茶等,这些食物的能量都比较高,要尽量少吃 。 </p><p class="ql-block">‍ 4.食不过量。除了做到食不过量,在饮食方面,我们还要坚守营养均衡的原则,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生理及生活工作状态,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每日饮食最好搭配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制品和豆类食物,保证营养的多种摄入。</p> 如何膳食均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1食物要新鲜,品种丰富</p><p class="ql-block">‍ 粗细、荤素搭配,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2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p><p class="ql-block">‍ 即摄入肉、禽、蛋、豆类的蛋白质,但不宜多吃高脂肪食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3补足水分</p><p class="ql-block">‍ 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大,应注意补足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配制的各种果味料、碳酸饮料,不宜作为儿童补水之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4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p><p class="ql-block">‍ 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对矿物质、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及肉类、动物肝脏及新鲜蔬菜的摄入。</p> 体重管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1正确认知,重在预防</p><p class="ql-block">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和体重过轻的情况发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2终生管理 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 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全人群都应把保持健康体重作为目标,并贯穿孕前期、孕期、婴幼儿期、儿童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3科学运动,贵在坚持</p><p class="ql-block">‍ 长期坚持科学运动,有利于体重的保持和体成分(人体的构成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的改善。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控制体重。适度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4良好睡眠,积极心态</p><p class="ql-block">‍ 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不同年龄阶段建议睡眠时长有所不同,应当参照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睡眠。体重还与人的心理状态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5合理计划 科学减重</p><p class="ql-block"> 超重和肥胖者减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脂肪组织的重量,在制定减重目标时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0.5公斤的速度,在3至6个月内减少体重的5%~10%,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设置合理目标,科学控制体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6共同行动 全家健康</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应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习惯,主动学习健康体重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体重管理。</p> <p class="ql-block">初审:孙萌</p><p class="ql-block">‍终审:李胜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