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在民法典宣传月之际,让我们共同探索如何以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指引,处理好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温暖、健康、法治的成长环境。</p> 一、明晰监护职责,守护孩子成长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这不仅意味着要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其身心健康与情感需求。比如,孩子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所得,归孩子所有,家长若随意挪用,就可能侵犯孩子的财产权;在教育孩子时,家长要杜绝体罚、辱骂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侵犯了孩子的生命权、身体权和人格尊严权。只有尊重孩子的合法权益,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与尊重。</p> 二、尊重孩子人格,守护成长尊严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赋予每个人独立的人格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隐私,家长应避免擅自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聊天记录,或在公开场合随意批评孩子。我们可以尝试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模式,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选择,让孩子在被尊重的氛围中,更好地发展自我。</p> 三、善用法律指引,化解亲子矛盾 <p class="ql-block"> 亲子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和分歧。当冲突发生时,家长不妨以民法典为依据,理性地处理问题。比如,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生日礼物等财产拥有支配权,家长不能强行干涉;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法律保护你的权利,我们一起来商量,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又能增进亲子间的理解与信任。</p> 四、树立优良家风,传承家庭美德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强调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共同遵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一起参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家人。</p> <p class="ql-block"> 民法典宣传月,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契机。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深入了解民法典中与亲子关系相关的内容,将法律融入家庭教育中。让我们以法律为基石,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成长,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薛城区北临城中学</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