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次一行九人自驾从永安出发重走长征路,经过江西、湖南、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陕西九个省。沿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路线前进,走战场看战役,看展馆忆历史。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伍,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感受到一次完美的心灵洗礼。从永安到长汀和瑞金。到于都看郴州走道县,到广西全州了解红军长征血战湘江战役 ,到贵州铜仁。 参观黎平会议后到遵义市,参观「遵义会议旧址」登「娄山关战斗遗址」感受“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壮烈、茅台镇四渡赤水、安顺场。 急行军到达一脚踩三省(鸡鸣三省)会议旧址,沿途乌蒙山到毕节沿云南威信「扎西会议纪念馆」,了解红军整编历史。 到泸定桥看红军飞夺,又走康定唱情歌,到了千碉丹巴进藏寨,胜利在望达维会师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地)快马加鞭到马尔康过红原草原万里若尔盖。巴西会议遗址。迭部县城,为次日腊子口战役准备,激战腊子口的天险隘口、为红军突破甘南门户打下基础,后到哈达铺红军是长征加油站,最后在会宁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师,并全面了解长征历史。去延安路上先看六盘山红军纪念馆,中途经有红军加油站的吴起县休息。第十八天在延安市登宝塔山、看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结束永安人重走长征路全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天,我们从永安出发,首站来到小陶红军北上抗日展览馆。在这里,我们被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随后,我们参观了长汀松毛岭战役纪念碑和长征出发第一村中复村。站在中复村的石碑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的身影。继续前行,我们参观了长汀古城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翟秋白纪念碑。到了瑞金,我们参观了叶坪和红井,最后在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毛主席曾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是一段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的伟大史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安人重走长征路从永安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长汀,我们参观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这座红色建筑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是我们此行的重要一站。站在刻有“红军长征第一村”字样的石碑前,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瑞金叶坪,我们站在红色星星标志下的广场上,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精神。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瑞金红井,我们看到了那口著名的井,井旁石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口井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的饮水问题,更象征着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路过郴州高椅岭景区时,我们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虽然爬山有些累,但独特的地貌让我们流连忘返。郴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来到道县葫芦岩红军渡口,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抢渡潇水的英勇场景。这座千年古渡承载着红军长征的壮烈历史,让我们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加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贵州红石林,我们被这片“藏在深山中的红色秘境”深深震撼。这里的红色石林地貌独特,千姿百态,仿佛一幅天然画卷。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体会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与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贵州红石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镇远,这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壮烈历史。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青龙洞古建筑群、祝圣桥(红军桥)、古码头等历史遗迹,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镇远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走进肇兴侗寨,我们仿佛踏入了一首古老的田园诗。这座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以其独特的鼓楼建筑、天籁侗歌、淳朴民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我们欣赏了侗族大歌,感受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遵义会议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到达遵义,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站在毛泽东词碑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安人重走长征路到达贵州鸡鸣三省村。鸡鸣三省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面,离城75公里,属七星关区林口镇管辖,南邻林口渭河,东接团结海戛,西与云南白车、北与四川岔河隔赤水河相望。“一鸡啼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是鸡鸣三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富含诗意的美称。鸡鸣三省在明清、民国时期,属北肇法戛彝族余氏土目领地,后苗族、汉族迁入居住。历年来,各族人民友好、和睦相处。现鸡鸣三省村管辖六个村民组,居住人口2400余人。其中下寨村民组座落位置最低,处在三岔河畔的观音岩头上,村民基本为苗族,是一个“一鸡啼叫,三省皆闻”的小庄子,自古就被相邻的三省村民叫作“鸡鸣三省”。据庄子内民国三年(1914)重立的三圣宫碑序记载:“吾里界属黔阳,三省当曲。犬牙交错,有蜀川倒流于臂左;虎踞盘环,得滇山峨菆于脑。”民国年间,云南省镇雄县教育科长涂向仁曾为北肇家戛余氏土目题写大门联,联文是:“东临蜀水,西拥滇山,鸡鸣三省钟灵地;在1935年2月5日,中央红军从四川水潦,经三岔河渡口来到鸡鸣三省小庄子召开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的唯一道路。现题有“鸡鸣三省”四个大字的纪念碑,是1996年2月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为纪念“鸡鸣三省”会议而树立的,“鸡鸣三省”四个大字由肖克将军所题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扎西会议永放光芒,90年前,1935年2月5日至10日,中共中央先后在今威信县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会议,这些会议统称“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后的新起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遵义的北大门娄山关,我们感受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烈情怀。红军在这里打了长征中的第一个大胜仗,让我们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加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娄山关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茅台渡口,我们了解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如今的茅台镇,红色文化与酒香交织,繁华日盛,成为游客们感受小镇独特魅力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四渡赤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苟坝会议旧址,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次会议解决了红军军事指挥的问题,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红军苟坝会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扎西会议旧址,我们感受到了9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次会议改组了党中央的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云南威信扎西会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三角看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安人重走长征路到达小金县,这是“翻越夹金山意外会亲人杨成武时任状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开国上将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回忆录;我们红四回完成了夺取泸定标的任务后,六月十一日下 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迷天。 进抵四川边境宝兴县满的火烧碛。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 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一夫金山,横挡住我们的去路。夹金山往于宝兴之西北,茂功(今小金)以南,海披四千多 下至半山,在路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群的长牦牛在悠然戏 ,这时正是盛夏,我们身上只穿一件单衣。这里居民既少又 造。这是我们在跨越夹金山的过程中第一次看见的动物,烈酒、禁椒无法买到,能找到的只是每人一根木棍。十二日消晨,在洪亮的集合号声中,部队从邻近的几个小村 手中武器准备向前冲杀。 然山脚下响起一阵枪声,战士们一个个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握紧手中枪向村集结,进行翻过山前的动员。..山风送来了一阵很微弱的呼声,这声音越来越大 山上雾露弥天,对次时淡,人行其中,宛如腾云驾雾。山风 了,仿佛听见是“我们是红军!红军!"真的是红军?我正在半信 ,尽着雪花,漠天飞考,华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 半疑,一个侦察员飞奔回来,他边跑边喊“是红四方面军的同志 ,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别养。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 呀!”“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来了!”越往上爬,空气越稀 我们蜂拥而下,同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桎手,热泪夺眶而 荸,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长时间地沉醉在欢乐中。二百多天,一万多里的征战,我们 到山顶,突然下起一阵冰雹,被桃大的雹子劈头劈脑地打来,打 遭遇到的是敌人的层层堵击和想象不到的重重困难。此刻突然和 得满脸肿疼。我们只好用手捂住脑袋向前走。 另一红军主力,最亲密的同志会合了,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 冰雹过后是万里晴空,阳光耀眼。到了山顶,举日一望,只 欢欣若狂!.见千里冰雪,银峰环立,除开山峰上几根孤零零的, 晚上,我们在达维村的广场上开了一个会师联欢晚会。俯视山下队伍, 篝火映红了天空,战士们的脸上闪射出欢乐的光辉。像一条灰色长龙,蜿蜒而上,把这个一望无边的琼玉世界划成两 川民歌、评书、兴国山歌的欢乐之中,连续爆发出震天动地 此一情景真是:的欢呼声。录自《星火疏原》(1956年版)扬或武回忆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丹巴,我们参观了丹巴古碉群。这座“千碉之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嘉绒藏族建筑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看马尔康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看丹巴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看康定情歌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看摩西会议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恩来总理曾经意味深长的说过一句话:“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一方面军在1935年6月过草地之前,全军共有近2万人,但在过了草地之后剩下了1.3万人,其余的6207人都长眠在了草地之中。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过草地之前,全军计有1.6万人,走出草地时为1.3万人,有3092人长眠在了草地之中。红四方面军因为三过草地而损失最大,仅第三次过草地即损失了近7000人,如果加上第一、二次过草地损失的人数,估计损失人数翻一倍还要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原海拨最高好红军山烈士陵园位于海拔4350米的雅克夏雪山北坡。雅克夏雪山位于四川省红原县与黑水县之间,是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2。雅克夏雪山的藏语意为“牦牛都无法通过的地方”,主峰海拔4800米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空军老兵唱红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腊子口战役遗址,我们合唱了长征组歌,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腊子口战役是红军突破甘南门户的重要战役,让我们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加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胜利会师到会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会宁,我们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历史时刻。这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让我们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加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会宁古城的暮色漫过会师塔的飞檐,永安儿女重走长征路的征程终于画上圆满句读。这一路,我们以车轮为笔,在山河长卷上勾勒信仰的轨迹;以风雨为墨,在岁月素笺上晕染精神的底色。那些穿越崇山峻岭的颠簸,化作生命年轮里坚韧的纹路,沉淀为灵魂深处永恒的回响。长征精神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星火,悄然嵌入我们的血脉,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持续绽放出照亮前路的璀璨光芒,成为生命长河中最珍贵的精神富矿与力量源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吴起,我们结束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旅程。重走长征路,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是一段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的伟大史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安人重走长征路到达红色吴起镇,这个镇以吴起人定镇,吴起(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孙武并称“孙吴”。他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以军事才能和变法改革著称,著有《吴子兵法》,其军事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吴起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早年学儒于曾申,后因母丧未守孝被儒家排斥,转而习兵。其仕途始于鲁国,为获将领之位不惜“杀妻求将”,率鲁军大败齐军。受魏文侯重用,创建精锐“魏武卒”,屡败秦国并占领河西之地,任西河郡守,与诸侯大战“七十六胜六十四”。楚国变法。投楚后任令尹,推行限制贵族、强军的改革,使楚国“南平百越,北却三晋”,但因触怒旧贵族,楚悼王死后遭杀害。军事与思想贡献《吴子兵法》:现存六篇,与《孙子兵法》并称,奠定古代军事理论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金庸笔下千年古城襄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