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乡土建设新亮点

邢培良

<p class="ql-block">松阳老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称“松川”。因“四山环抱,一水中流”而得名。这里曾是繁华的商贸重镇,如今却像一位隐士,静静地守护着千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老街没有江南水乡的婉约,却多了几分山城的质朴与厚重;青砖黛瓦、马头墙高耸,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被岁月打磨的光滑如镜;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老字号招牌斑驳陆离,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明清老街、南直街、北直街…老街巷陌纵横交错,将千百年的故事都封存在这斑驳的砖墙里。打铁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的味道;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品茶聊天,说着游客听不懂的方言,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市井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文庙、城隍庙、天后宫…一座座古建筑,见证了松阳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当地人的文化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气息,只有浓浓的烟火气。漫步老街,洇出水渍的墙面爬上了青藤,古旧的木门后正发生一个个动人而耐人寻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松阴溪畔,看溪水潺潺流过,听桥下捣衣声阵阵,在松阳,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时光的流逝,品味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松阳的古村落星罗棋布,这里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更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建筑师徐甜甜,用她的巧思妙想,为松阳增添了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作为近年来在乡村建设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徐甜甜及其团队深耕松阳十余年,建成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乡村文化景观作品。</p> <p class="ql-block">本着对松阳传统村落原有风貌的保护,她通过修复古民居、宗祠、老街等历史建筑,将现代功能融入传统空间,既保留了乡土文化记忆,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走进松阳的乡村,我们走进了徐甜甜的乡建诗篇。</p> <p class="ql-block">石仓村山峦叠翠、清流曲奇、风光旖旎,居民大部分自清初从福建迁入。300余年来,石仓各村居民间产生了特有的契约精神,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契书”。这些农耕时代的重要信物、农耕文明的重要证物,成了解读乡村变迁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契约博物馆依山而建,往上是葱郁的茶园,往下是斑驳的民居,貌似随意的选址其实已经让作品承担了历史与当下、自然与人文对话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馆体方正简朴,就像是一部厚重的“契书”;石墙粗犷冷峻,无声地提示着人们:一契石不烂,一约千钧重。而光影的明暗之间,寓意着古人订立契约的心路历程,将“诚”这契约精神的核心要义演绎得实实在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陈列着松阳地区历代的地契、房契等契约文书,这些泛黄的纸张记录着松阳的历史变迁和人情世故。徐甜甜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将这些尘封的历史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松阳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石仓豆腐坊,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建筑用木桁架拼装,阶梯式的空间、传统的斜屋面、小青瓦屋顶设计,密布通透的天窗提供了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效果。</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一侧设有供参观的通廊,游客可顺着楼梯观看豆腐制作的全过程,看村民们有条不紊地一步步操作,热腾腾的场景就像是一幅活动着的画。在最高处的品尝区,游客不仅可以尝到新鲜出炉的豆腐,也能欣赏到溪水对岸历史村落的美丽景致。</p> <p class="ql-block">松阴溪畔的滨水绿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古堰、廊桥、田园、驿站,秀山古村良田将松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独山以孤峰耸立松古平原,山高百仞、三面环田,为松阳地标。多少年来孤独地目睹松阴溪水浩浩东流,而今独山不再孤独,山麓下的一块洼地上,崛起了独山驿站。</p> <p class="ql-block">独山驿站是整体矗立在水面上的木装配结构,恣意张扬的螺旋是向天光云影致意,并与毗邻的水岸陆界构成起伏有致的水墨曲线;清风拂过,又似波光潋滟的写意漩涡。</p> <p class="ql-block">步入驿站,随着弧线空间的导引,玻璃墙面透明度的渐变,形成变幻不定的光影视觉效果,不同时间段的阳光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光斑。</p> <p class="ql-block">石门圩廊桥横亘于松阴溪上,简约的木装配屋廊架设在1976年的混凝土桥墩上,使这座近于废弃的老桥焕发出新的生命;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截然不同的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大木山茶园,是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进入茶园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翠欲滴、绵延起伏的茶树,骑手在茶道间穿行。</p> <p class="ql-block">大木山茶室建在湖边的梧桐树旁,由一个公共茶空间和两个独立茶室组成。松阳盛产竹子,用其作为建筑材料,对茶园生态几无影响,一系列单体竹亭和平台,如同当地村落顺地势排列,贴近茶园,自然而融合其中。</p> <p class="ql-block">在松阳,徐甜甜还给我们留下了红砖砌成的红糖工坊、夯土墙为主体的白老酒工坊、王景纪念馆…它们串起了松阳的过去与今天、古老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一条松阴溪,被叠加着不同的维度:空间、时间、自然、文化。在松阳,我们穿梭在徐甜甜的艺术世界中,这些乡土建筑,就像是一首首凝固的诗,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艺术与生活的交融,展现着江南的诗意栖居和最后的秘境,更成为了松阳的文化地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