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互为衬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重建于1984年,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世称“楚天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p> <p class="ql-block"> 汉口有和上海外滩一样矗立着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精巧别致又岁月沧桑,这就是黎黄陂路,它是武汉旧时的缩影,见证了老汉口曾经的风华,黎黄陂路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黎黄陂路是武汉有名的“慢生活”街区,是一条很文艺、很复古的街道,是大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沿街两侧有“八七会议”会址、宋庆龄汉口旧址纪念馆、巴公房子、顺丰洋行、万国医院旧址、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等17处旧址,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口有众多风格不一的江滩,其中“诗画三峡”是其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汉口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旧日的民谣中就有“货到汉口活,茶到汉口香”的说法。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茶叶交易自然也是风生水起。1860年后,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茶叶几乎垄断了世界市场,而汉口输出的茶叶更是占据了出口总量的六成。汉口因此被誉为“东方茶港”,享誉“天下茶仓”之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