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之二十二 曾国藩故居

闲云野鹤

景区大门 2025年4月9日11:50,我自驾抵达湖南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故居。曾国藩故居原本有三处,一是本次我前往的富托村富厚堂。二是曾国藩出生、中进士前住的天平村白杨坪的白玉堂。其后裔一直居住,土改时分给村民,2006年由政府征收。还有一个金玉堂,是曾国藩中进士后扩建的,因家族分家等原因被取代,无法恢复。 隔着半月潭看曾国藩故居。 富厚堂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为仿北京四合院结构,融入江南园林风格,体现了“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风水理念,完整体现了曾国藩“八本家训”和“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治家准则,是清代乡村侯府孤例。被列入湖南百景和新潇湘八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AAAA级景区。 帅字旗飘扬在故居东边。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双峰)人。道光十八年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咸丰三年(1853年),他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次年(1854年)即大胜太平军。</p> 东宅门 同治三年(1864年)他率军攻陷天京(今南京),同治四年镇压捻军,同治五年被诏封“太子太保”,赐一等“毅勇侯”。清代规制,汉人“生不封公,死不封王”,封侯是最高爵位。曾国藩曾出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拜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与太师、太傅三公同列),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长长的宅院 曾国藩故里景区建在四围低山的平地上,包括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和前面的翠荷湖等。景区外建起规模宏大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和左宗棠故居一样,这里空旷一片,没有宾馆、餐厅,连农家乐也没有。停好车,我步行约500米进入曾国藩故里大门,景区内几无游人。 毅勇侯第正门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悬挂着“静听泉鸣”匾额,门柱上有对联“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传系曾国藩所作。如果没有记错,上联应出自宋黄庭坚《避暑李氏园二首˙其二》。进门不远处是一个300亩的翠荷湖,当地人称荷叶塘。时日尚早,小荷未露尖尖角,遍布水面的是去年的片片残叶。盛夏之时,这里一定很美。环绕翠荷湖有东西两条路,湖中央还有一蜿蜒曲折的小径,三条路都通向富厚堂。</p> 富厚堂主楼 我信步踏入中间小径,穿过翠荷湖,经过石拱桥,来到湖心岛。湖心岛隔着占地10亩、水质清澈的半月塘,对面便是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半月塘东边竖起一杆高12.4米的旗杆,高高飘扬着按1:1比例仿制的晚晴湘军军旗。红色绒面布料,黑色纹绣的“帅”字很远都能看见。那么大的旗子,插在大本营壮声威很好,行军打仗估计携带不便。 正堂屋 富厚堂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40米,堂前临半月潭有宽约4米的石板路,直通一东一西两个宅门,正中位置是故居大门。故居大门前向半月潭突出半圆坝子叫半月台。台上东边石碑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厚堂”,落款是国务院,2006年。西边的石碑详细介绍保护范围。 曾纪泽书房 <p class="ql-block">  猎猎作响的帅字旗在一边高高飘扬。我绕过半月塘,从东宅门进入,沿着整齐的石板路来到富厚堂。长长的房屋上数座马头墙直刺天穹,正门上方一块厚重的朱红色长方形牌匾,上镌刻四个黄色大字“毅勇侯第”。字体刚劲有力,是曾国藩次子曾纪泽书写。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并称“郭曾”,以收回伊犁等外交成就著称。正门屋檐下一对大红灯笼高挂。门的西边墙上有富厚堂简介,东边有湖南省政府发布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落款。富厚堂背靠一座半月形小山,树木葱茏,环绕府邸。从地形地貌和房屋布局看,与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和炭子冲刘少奇故居几乎一样,只是规模大很多,风水朝向如出一则。</p> 欧阳夫人卧室 进入“毅勇侯第”大门,穿过门厅是天井,又称内坪,差不多有足球场大小。一条丈五宽石板路跨过天井,九级阶梯直上平台上的主体建筑“富厚堂”。次子曾纪泽曾经将“富厚堂”改称“八本堂”。何为八本?“八本”即曾家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富厚讲堂 <p class="ql-block">  “富厚堂”是一栋长130米的东西走向楼房。正门悬挂着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富厚堂”牌匾,门框上有篆体对联“精芬世守,盛德日新”。楼房分前后排,有100多间房。前排和后排并不对称,中间还有俩小天井。正堂前横梁上有“太子太保”匾额,后梁处悬挂着清同治皇帝亲笔题写的“勳高柱石”牌匾。各屋门楣、堂上有很多曾国藩治家格言,如“勤廉敬慎”、“仁人利溥”、“乡邦蒙庆”、“三省诚省”、“溯源泽厚”、“忠厚培心”等。我依次把半月潭、半月台、宅东门、宅西门、“毅勇侯第”门楼、富厚堂前后主楼、公记书楼求阙斋、朴记书楼归朴斋、芳记书楼芳艺馆和辑园十景等游了个遍。</p> <p class="ql-block">足球场大小的天井</p> 传说曾国藩三个藏书楼共有藏书30多万册,是清代最大私人藏书楼。他所提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体现了耕读传家的思想。藏书育人,田园闲适,好不惬意。可惜历史变迁,藏书或散失,或由有关机构收藏,不见踪影。山坡上的思云馆是曾国藩在家丁忧(父逝守丧)时建的住所,门上有对联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净,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富厚堂主楼对面,隔着大天井的门楼左右长廊是马厩、轿房、兵勇住所等。 宅内荷塘和凉亭 同为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左宗棠先是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参与湘军事务,后独立组建楚军。简单地说,左宗棠是从湘军体系中成长起来的独立军事领袖。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受命处理天津教案,对洋人心存顾忌,息事宁人,下令杀了一些“乱民”,并撤了几名地方官。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他认为洋人虽有罪,但有助剿太平军的功劳,不应怨恨。左宗棠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应惩办无辜百姓和地方官员,应扶持其爱国热情以敌外寇。两人因而交恶,关系破裂。 西大厅 我去过晋南阳城北留镇皇城相府,那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城堡似的建筑群,面积3.6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城门高耸,城墙高12米,总长1700米,厚3米。内外城墙的总长7000米。围着院落16座,房屋640间,以及水池亭台楼榭。庭院里木石砖雕花格门窗极尽豪华。那高大宽厚的城墙别说冷兵器时代,就是现代,不用火炮也难以攻破。相比之下,曾国藩的富厚堂只能算宽阔、气势宏大的宅第,若论防御和规模完全不能与皇城相府相提并论。可见,曾国藩坦然在世,不惧图谋,其家训也不是作秀,在实实在在地遵循。往事如烟,都过去了。听说,毛泽东曾熟读《曾文正公家书》,现在韶山冲毛泽东纪念馆里还珍藏着部分卷册的清光绪传忠书局的木刻本,书中有多处红笔圈点,可见其用功之深。《曾文正公家书》值得一读。 我在毅勇侯第。 202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