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高寨村

老炳

<p class="ql-block">昵称:老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253769</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3日老战友赖炳南驱车送我们到平和县霞寨镇高峰谷游览,然后又带我们重游高寨村。</p> <p class="ql-block">  高寨村位于‌平和县霞寨镇东部,地处九龙江西花山溪上游源头,地处海拔400-600米的半山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柚海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当车子沿着掩映在柚海中的高寨村公路盘山而上,我们宛如潜行在绿色海浪中,惬意非常,遥望前方山腰一栋栋“小洋楼”,依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似西藏“布达拉宫”,坐落于千亩绿色柚海之中,绚丽多姿,美丽壮观。"半山洋楼隐翠微,柚林叠嶂胜宫闱。谁言闽地无奇景,布达拉宫此处归。诚然,高寨村——柚海布达拉宫,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车子在山腰村部门前停下,我们下了车,但见村部位于一排靓丽的楼房中间,房顶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竖立着红色的党徽和“高寨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亮眼。村部门前一条宽大的马路横贯而过,马路旁停着不少的小车和旅游观光车,人来人往,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村部前方有柚海观景平台,还有柚海宣传栏。我们走到观景平台,俯瞰千亩柚海,眼前那散落在茫茫柚海中的自然村落、星星点点的白色房子,还有那条蜿蜒曲折直通柚海深处的木栈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翠绿色柚浪涌动和点缀下,</span>呈现一副精美绝伦的柚海风光画卷。“栈道凌空接远霞,层楼错落野人家。若非柚海千重浪,错认藏乡日影斜。”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为我们提供了一顿视觉大餐,使我们陶醉,让我们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平台中间有一条不长的下山石阶路,连接着直通柚海深处的观景木栈道,还有柚海索桥及蜜柚造型、观景平台等旅游配套设施,方便游客漫步于柚海,近距离体验“春赏柚花、秋摘柚果”,体验漫游柚海的乐趣。记得8年前柚花盛开的季节,我带全家人来高寨赏柚花。车子刚驶进高寨村地界就听到3岁的小孙子添添兴奋地喊道:“哇!好香啊!”下了车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下石阶,从柚海木栈道漫游柚海。行走在柚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近距离观赏栈道之美,欣赏柚花之香,一家人甭说有多舒心快活!特别是远望柚海布达拉宫, “锁雾龙楼飘馥郁,问仙凤阁醉芳芬。”诗意涌上心头,我兴奋不已,犹如漫步在天庭御花园,飘然似仙!</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平台我们看到一个醒目的告示牌:书写着“高寨柚海——平和琯溪蜜柚驿站”。老赖告诉我们,高寨村所种植的都是平和县特产琯溪蜜柚,其以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早在500多年前就是享誉福建的三大名果之一,清乾隆年间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福建巡抚(兼摄台湾)王凯泰的《台湾杂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西风已过洞庭波,麻豆庄上柚子多,当年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 ”麻豆庄,即今台南县的麻豆镇,盛产味美的文旦小蜜柚。据说,这文旦柚是从平和蜜柚移植过去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时声名已胜于平和蜜柚,故“当年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即当年文宗(咸丰帝)如果东渡台湾,将麻豆带回的文旦柚放在帝苑里,就没有平和蜜柚的份了。诗表面看是贬抑了平和蜜柚,但实际上反证了平和蜜柚早就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大内的史实。</p> <p class="ql-block">  老赖引经据典,在让我们了解和认识高寨村琯溪蜜柚的同时,又给我们介绍了高寨村改革开放前后脱变的情况。老赖说,改革开放前,高寨村地处穷山恶水,贫穷落后。村里年轻姑娘都嫁到山外,男人娶老婆难上难。改革开放后,高寨村依托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全力打造“柚海人家富美高寨”。高寨村共有山地面积10000多亩,主要种植树木、竹林、蜜柚,其中蜜柚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被誉为“世界柚乡,中国柚都”。高寨村旧貌换新颜,走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先后被评为2020年福建“金牌旅游村”、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以及漳州市休闲农业示范点。老赖还告诉我们,现在村里好多嫁出去的姑娘纷纷回乡种植蜜柚,发家致富,带动了好多山外姑娘嫁到高寨村。高寨村 “柚海布达拉宫”名扬海内外,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打心里为高寨村的今天高兴,更为高寨村的明天而欢欣鼓舞!</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老赖带我们走进村里,参观该村两颗“夫妻树”。这是两棵相互依偎的大樟树,树冠如盖,枝繁叶茂,英姿飒爽。树高约三四十米,三个大人合抱不了。三百多年来,它俩风雨相依,茁壮成长,伟岸挺拔,高高耸立,“似夫妻,长相守”。"夫妻樟下誓三生,黛色参天共雨晴。蜜柚为媒山作证,百年好合此中盟。"‌“夫妻树”已成高寨村美好、幸福的象征,如今村里新人成婚后都来此朝拜夫妻树,以寄托美好愿望,祈求百年好合!“夫妻树”的故事,既现实,又美好,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爱护山林,创造绿水青山美丽家园,任重道远。</p> <p class="ql-block">  离开高寨村返平和县城小溪镇时,我不舍之情犹浓。“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柚海人家富美高寨”,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凯歌,在我心中奏响,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地陶醉了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