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满——小得盈满 终胜万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至小满,麦浪滚滚绘丰年</p><p class="ql-block">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麦气的清香悄然来到我们身边。这是一个与农候密切相关的节气,“小满”之名。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释,“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得盈满是指北方的冬小麦在小满时节的一种生长状态,麦粒开始灌浆,但未成熟,或者说尚属乳熟期,还没有饱满,小满而已。此时,麦浪滚滚,麦气生香,田野一派丰收景象,只等芒种大开镰了,怎能不让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北方小满的“满”关注的是小麦的饱满度,与夏收有关,那么南方小满的“满”则侧重水的充盈,与降水有关。从小满时节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渐次进入了真正意义的夏天,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量明显增多,而此时南方的农田正需要蓄水,以备芒种时栽秧插稻。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小满不“满”,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农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说的是,如果小麦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就会导致减产;而“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指的是,小满节气若雨水不足,芒种时农作物因干旱将无法播种和生长。一言以蔽之,小满的“满”,既可以指籽粒之熟,也可以喻雨水之盈,一个妥妥的最接地气的节气!</p> <p class="ql-block">世间最美自恬淡,小得盈满胜万全</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中,小暑逐大暑,小雪连大雪,小寒接大寒,“小字辈”之后跟着个“老大”,唯小满之后不是大满,而是芒种。小满十五天后的芒种,正是开镰收麦的大忙时节,人们没有时间去自满去庆贺,因为错过了时机就是辜负了天情。在南方,如果“小满大满江河满”,就会出现灾情。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所以,小满之后,我们的先哲并没有设立“大满”,大满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大满,于人于物,于情于理,都不是中国人追求的完美境界。凡事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一旦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所以我们的先哲告诫:“持满戒盈”,“大成若缺”。</p> <p class="ql-block">小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增高的可能;小得盈满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懂得适度的满足而知足常乐,珍惜当下;小得盈满也是知止知足的中庸之道,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小满未满,所以欣欣向荣;小满而非大满,所以心中还有期待和动力;小得意满,所以“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行稳而致远。</p> <p class="ql-block">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世事哪有什么完美无缺。接受小满,接受不完美,就是接受现实人生。“小”中有余地,“满”里藏欢欣,小满其实是一种微风不燥,阳光正好的爱逢其时,比追求极致完美更有价值,小满胜万全。</p><p class="ql-block">斟一杯美酒,大满必溢,小满则适;存一份情感,大满堪累,小满则宜;求一世功名,大满讨苦,小满则乐。</p><p class="ql-block">四季轮回,节令如约,天地未变,人心守常,那份小得盈满的幸福感就在满与不满、小满还是大满的执念中。</p><p class="ql-block">熏风阜物,麦已小熟,天未大热,何不尽享那份属于自己的小满之乐!</p><p class="ql-block">2025.5.21小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