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林是个技艺高超的喇叭师傅,他的生意经常就出了边界。从江西到浙江,甚至还吹到了安徽。尽管工钱说不上丰厚,但比务农可强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五年冬月,黄叶儿飒飒飘落,山间积雪未化,天气极冷。他在开化下庄的一桩白事刚吹罢,又接了一单相邻不远的德兴海口的喜事。德林心中很愉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海口的这个小村子里,德林与他的同伴吹了几曲过后,东家安排,吩咐他先把行李放到下榻处,人来人往,搁在条椅上多有不便。顺着东家指的路,德林走过一条小巷,再拐过弯,又是一条幽深的小巷,说前行十数丈就到。这时间路上无人,或都在办喜事那人家里。德林哼着小曲,快步走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此时,前方巷口走出一个老妇,她清瘦佝偻,步履蹒跚。衣衫陈旧,但干净清爽。德林提前靠边,准备让老妇先过。说话间就近了,德林朝老妇一瞧,只一眼,他就愣住了,心里猛地打了个激灵,啊!这不是老家地方娃儿有禄的外婆吗?可是,前几年就听说她老人家归仙了啊,有禄那多病的娘还朝着德兴方向猛磕了三个头,烧了一柱香,哭了半晌午。德林早知道有禄的外婆在这边,但并不知道详细的村子,这里离老家得有七八十里路。今儿遇上的,不可能是她呀。可有禄外婆他见过不止一次,她老人家每次到女儿家也就是德林的邻居家都会住上许久,德林与她经常聊天,甚至一起吃过饭,可以说非常熟悉了。那么,或者是她的姐妹?长得极像也正常的。或者这么巧,就是一个不相干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林心里打鼓,侧着身就想窜过去。可这时,这理应在天上的外婆说话了:“啊,德林师傅,你今天好大风,到我们村里来了。是给东边那家吹喇叭吧?”这声音,分明是有禄外婆无疑啊。她到底是人,还是鬼?这里就一条窄巷,墙壁虽然斑驳,却高不可攀,避无可避,德林只好站住,一时却说不出话。外婆却又说话了:“德林师傅,等会到席上我再找你,聊聊天,我那闺女家,怎么这些年都没人来了呢,到底出了什么状况?”听到这话,聪明的德林脑子里转了一百个弯,他顿时明白了,外婆,本来就没死,只不过她女儿家以为她死了。外婆真真切切地站着,这是多么慈祥的一个老人啊。德林应声说道:“外婆,有禄家还挺好的,这些年没来,或是生产队活儿多,家里又放了头牛,走不开吧。”此时的德林断然不可能说,她在女儿那里已经死了的,他需要再了解些信息,再慢慢跟外婆说。外婆是小脚,拄着杖,她神情有些落寞,与德林又说几句,就先往办事那人家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晚的酒席,外婆就坐在德林这桌。吹喇叭的间隙里,德林终于弄明白了来龙去脉。原来,有禄的继父金顺三年前来过,他说家里没吃的,想从岳母的米缸里装点米带走。外婆说你装吧,他就拿着布袋装了起来,最后直接把米缸倒了个个。此时外婆说话,顺啊,你给我留几斤吧,我掺着蕃薯野菜还能吃一阵。我昨天才碾的米,你全给我装走,我明天吃什么呢?生产队也不能再给了呀,要按日期领的。外婆说得很在理,可金顺却火冒三丈,说就这么二三十斤米,都舍不得,不要了。他就这样头也不回气冲冲地回家了,到家后就跟老婆说岳母死了。当然,德林依旧没有透露。他安慰外婆说,今年光景好点,牛也不养了,正月里您外甥有禄会来拜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外婆也是聪明人,她未必想到女婿说她死了,但一定知道是金顺搞的鬼。她对德林说:“德林师父呀,我那女儿一身的病,也是亏待了金顺。金顺除了脾气倔点,人还是很勤劳的,是干农活的好手,比有禄那病死的爹强多了。我这里也不能多帮到他,真是惭愧。”她还对德林说,明年是金顺的四十岁生日,她要做一件棉袄,两双布鞋,正月给有禄带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家喜事办完,德林临走时,外婆又拉着他说:“师傅呀,你是聪明人,你是知道的,我女儿那东倒西歪的身体,那破烂光景,如果金顺走了,是没人再肯踏进来的,到时候更过不下去,有禄娶老婆更没希望了。”德林说,外婆真是睿智,我回去知道该怎么说的,您放心,有您的照应,有禄一定会娶上媳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林回到家里,迎头就遇上了有禄娘。他说,有禄娘呀,外婆她老人家没死,她还健在,我昨天就看到她了。“啥,我娘还在啊,这该死的金顺,他骗我。”这时邻居们也都围了过来,纷纷表示不信。德林从口袋里掏出四个熟鸡蛋,交给了快步跑来的有禄,对众人说道:“你们看,这鸡蛋就是有禄外婆给我的,她煮了五个,我在路上吃了一个。”经过德林的一番描述,领居们恍然大悟。每个人都恨透了金顺,却都对有禄娘说:“这人啊,你就顺着他吧,等有禄成了家,就好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九岁的有禄欣喜若狂,他一边吃着鸡蛋,一边对每一个看到的人喊:“我外婆没死,我外婆还活着。”有禄的外婆没死,另一个小伙有才也感到高兴,因为每回拜年他们都是两人一起,先走到海口有禄外婆家住一宿,第二天再一起到李宅他外婆家。虽然多绕了十几里路,可有才外婆家一天是走不到的。当然,回来时还得在有禄外婆家住一夜。有禄外婆“死掉”的这三年,有才也没去过外婆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年正月,有禄果然带回了外婆给继父做的棉衣布鞋,继父金顺很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禄的外婆,再没来过,几年后真的就死了,金顺跟有禄一起去送了终,有禄娘吃不消走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资质平庸的有禄最终也成了家,到如今子孙满堂。继父金顺还是有功的,到现在,人们也不再说他坏。当然,他故去也二十多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清明,我见到八十岁的有禄哥劈荆斩棘地穿过一片山林,问他,他说去给继父扫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