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 ‍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响

金子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金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7901613</p><p class="ql-block">音乐:《人说山西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千年文明,回荡三晋。山西,这片被群山环抱、大河纵横的表里山河,自古以来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佛教文化的光辉,孕育了晋商传奇的灿烂。退休后,我终于踏上这片心心念念的土地,去追寻那穿越时空的文化回响。它,似一曲悠扬的古乐,在每一座古寺的飞檐翘角间萦绕,在每一处石窟的庄严佛像前回荡,在每一条古城青石的纹理间流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运城解州,寻访关帝圣踪。细雨轻拂这座隋朝古庙,更添几分肃穆。漫步其间,思绪仿佛穿越千年。关羽,忠义化身,“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赤诚,“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武,已成千古传奇。香火缭绕间,耳畔仿佛回响起一声声“义胆包天,忠肝盖地”的赞歌,这正是关公精神的写照。此刻,站在这座古庙之中,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三分天下忠义在,一片丹心照汗青”的真正含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胜境,如诗如画。指尖轻触斑驳的墙壁,能感受到岁月的温度;目光掠过历经风雨的牌匾,能辨认出古人的题刻;驻足茂密的古树下,能听见古树低吟的故事。漫步其间,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晋祠,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正如诗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它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是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时光的流转,沉淀着岁月的沧桑。此间胜景,令人对这片土地、这段历史、这份文化心生眷恋与思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遥古城,犹如一颗历经沧桑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三晋大地,闪耀着二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光辉。它是晋商兴衰的见证,明清城市风貌的缩影。“汇通天下,晋商故里”,古城以市楼为中心,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井然有序,尽显明清汉民族城市格局。青砖灰瓦,古韵悠长,街边的商铺林立,“初见平遥”四个字,既是对游客的欢迎,也是对这座古城的最好诠释。“巍峨的城墙,周长6.4公里,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令人不禁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遥古城内,雄伟的观风楼矗立于眼前,“观风楼”三个大字古朴典雅,飞檐翘角,精巧绝伦,将明清建筑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古诗所云:“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夜幕低垂,极目远眺,由青砖砌成的城墙如巨龙般绵延,一眼望不到尽头。灯火阑珊处,垛口和瞭望台历历在目,它们默默诉说着古城昔日的金戈铁马,散发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遥古城,曾被称为“东方华尔街”,金融历史璀璨。“协同庆”鎏金匾额熠熠生辉,步入这座古老的博物馆,昔日算盘声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每一张票据、每一本账本,都诉说着平遥作为晋商摇篮的辉煌。在协同庆博物馆内,管账先生正专注地翻阅着古老的账本,仿佛在倾听历史的回响。这些账本不仅是金融交易的记录,更是晋商智慧的结晶。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严谨与敬业,那是晋商文化的精髓所在。晋商李宏龄曾言:“即便一时得意,亦不可自满,须持之以恒。”这份执着,正是晋商精神的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家大院”四字,遒劲有力地镌刻于入门石墙之上,与远处错落有致的屋顶相映成趣,仿佛在默默讲述着历史的沧桑。登高远眺,屋顶层层叠叠,飞檐翘角,展现出王家昔日的显赫。这里不仅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更是王家家族家国情怀的体现,二者交相辉映。七百年来,王家以教治家,兴学重教,捐资助学,兴修水利,支持抗战,促进了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家的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七百年的历程与变迁,以及他们对国家的深远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王家大院的家风家训馆内,砖雕、石雕、木雕以及楹联等艺术作品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王氏家族七百年文化传承的见证,也映射出王家对国家文化的贡献。石雕“行佣供母”和木雕“五子登科”栩栩如生,展现了家族对孝悌和教育价值的推崇。大院内各幅精心雕琢的楹联,如“礼义传家宝,诗书裕后珍”,不仅凸显了王家家训的核心理念,也如同家族智慧的灯塔,照亮了王家世代前行的道路。这些家训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乔家大院,只见牌坊巍峨耸立,雕刻精美绝伦,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匠人的精湛技艺,更见证了乔家商业帝国的辉煌。“一秤千金信誉重,乔家商道传千秋”,这杆秤,早已超越了衡量物资的简单功能,成为晋商诚信与智慧的化身。乔家以“晋商第一称”闻名于世,其财富积累一时无双。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乔家慷慨解囊,捐资助国,彰显了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崇高风范。这段晋商传奇,诉说着“晋善晋美”的真谛,更彰显了乔家对国家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担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座石碑静静矗立,上书烫金“皇城相府”四个大字,虽非清代原物,而为后人所立,醒目了然。它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诉说着陈廷敬辅佐康熙的传奇,见证着相府昔日的辉煌。院内,陈廷敬的半身铜像矗立于凝晖堂前,目光深邃慈祥,雕像细腻传神,尽显一代名相的智慧与威严;正如《清史稿》所评价的:“清勤谨慎,有古大臣风”。这座雕像,已成为皇城相府的灵魂,连接着古今,也连接着历史与人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乃文殊菩萨道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自东汉以来,这里寺庙林立,香烟缭绕,见证了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大白塔高耸入云,大雄宝殿庄严肃穆,这里不仅为佛教传播的圣地,更是建筑艺术的瑰宝,留下了无数帝王的足迹与诗人的赞叹。苏轼有诗云:“岩岩五顶水,冷冷五顶风”,描绘了这里的清幽与神圣。五台山的寺庙群布局精巧,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令人敬仰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名胜众多,其中最令我心驰神往的,当属位于恒山浑源县境内的悬空寺。这座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宛如一幅精雕细琢的浮雕,镶嵌于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之间,巧夺天工。“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诗仙李白曾在此留下赞叹其壮观的诗句。悬空寺以“悬、奇、巧”闻名于世,廊栏曲折回环,庙宇凌空欲飞,木条裸露可见,更显其险峻与精妙。登临其上,可俯瞰壮丽山河,而这座看似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竟未使用一颗铁钉,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凝聚着古人卓越智慧的建筑奇观,不仅让我领略了古建筑之美,更使我领悟了“精巧胜于蛮力”的深刻哲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云冈石窟,一尊尊佛像或庄严神圣,或慈悲安详,令人肃然起敬,心生敬畏。“山堂水殿,烟寺相望”,一尊高大的燃灯佛,衣袂飘飘,慈祥温柔,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悲悯众生。浮雕细腻生动,引人穿越时空,见证昔日的辉煌。石壁上,蜂窝般的雕像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诉说着北魏工匠的传奇故事。他们以简陋原始的工具,于坚硬的岩石上雕琢出这宏伟的佛国世界。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正如诗仙李白所赞:“天竺桑门遥对垒,胡塔高抽黄金地”。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魅力,震撼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行,乃退休生活一大快事!穿梭于山西各地,历史古迹与自然风光,令我心醉神迷。走过古寺石窟,漫步古城街巷,每一步都踏着历史回响,每一处都浸润着文化醇香。如今,带着满满收获与感悟,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告别厚重的热土。此行虽终,余韵悠长,特别是王家大院的家训文化,深深震撼了我,“敦厚宅”、“履中蹈和”不仅是王氏立家之本,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这不仅是一次心灵震撼之旅,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文化的虔诚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这份热爱与敬畏,我将此行编织成文字,愿这灿烂的文明之光,如那恒山之巅的曙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播撒下对中华文化探索与热爱的种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