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南山饮马

<p class="ql-block">镇江是一个古老低调的城市,又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故事的城市,悠闲的慢生活与寺庙文化是镇江的象征,三山一渡是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镇江市,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截至2024年4月,镇江市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镇江市常住人口322.60万人。镇江市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港口、旅游和宜居城市。</p> <p class="ql-block">镇江在春秋时称为“朱方”,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迄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p> <p class="ql-block">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镇江涌现出刘裕(寄奴)、萧统、沈括、米芾、宗泽、刘勰、葛洪、茅以升等万古流芳的人物,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抱朴子》、《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传世巨著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p> <p class="ql-block">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等故事脍炙人口。有三山一渡焦山,北固山、金山寺、西津渡、甘露寺、梦溪园、等景点,拥有江苏大学等9所高校。6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长江流域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p> <p class="ql-block">焦山风景区拥有定慧寺、焦山碑林、吸江楼、别峰庵、古炮台等景点,是以碑刻文化、“江中浮玉”、寺观园林等为景观特色的景区。焦山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被誉为“书法之山”,焦山的寺庙建筑藏在古柏翠松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山裹寺”景观。</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是江南最大的碑刻群。焦山碑林,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焦山风景区内,源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钱彦远所建的宝墨亭。</p> <p class="ql-block">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p> <p class="ql-block">由于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率领将士数千驻扎焦山,堵击金兵。江苏镇江市焦山东麓,树林茂密,怪石嶙峋,八座炮台成马蹄形排列,炮口面对大江,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p> <p class="ql-block">万佛塔为元代周文英为还愿初建,后毁于明代倭寇;1996年由茗山法师发愿重建,1999年落成,同济大学设计。</p><p class="ql-block">‌塔内供奉10,462尊佛像,得名“万佛塔”,兼具佛教圣地与镇水风水功能。</p> <p class="ql-block">中日文化交流亭</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是江南最大的碑林群,由摩崖石刻与碑林组成。摩崖石刻环集于焦山西侧崖壁,存有六朝以来刻石80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摩崖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题名、题刻》《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佳品。现碑林占地约7000平方米,碑刻五百余方,展示四百余方,包括唐《魏法师碑》、明刻宋米芾临《兰亭禊帖》、清《澄鉴堂石刻》等。</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又称北固亭,坐落于镇江北固山。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即曾挥笔题下“天下江山第一楼”。浩渺的长江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字,北固楼。</p> <p class="ql-block">北固胜景,多景楼。</p> <p class="ql-block">清刘墉曾题写“甘露流芳”四字,目前题字尚存。一个历史上的美丽误会,让甘露寺和刘备招亲联系在了一起,从此甘露寺也名扬四海,引来无数佳话。将“甘露流芳”四字题作景名,既蕴藉又稳妥。</p> <p class="ql-block">多景楼,楼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代郡守陈天麟于唐代临江亭故址修建。 宋·苏轼《甘露寺弹筝》诗:“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宋 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p> <p class="ql-block">”源于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的名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源自佛经,无尽藏代表佛德无边。</p> <p class="ql-block">宋朝米芾的云山图背景。</p> <p class="ql-block">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山上,寺庙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又因建寺时逢甘露下降故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上看长江。</p> <p class="ql-block">镇江市</p> <p class="ql-block">镇江新24景。</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始建于东晋,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寺庙最初名为金山塔寺,后更名为金山寺,并曾用名江天寺。金山寺因《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故事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古街</p> <p class="ql-block">南山</p> <p class="ql-block">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p> <p class="ql-block">萧统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读书台萧统读书地方。</p> <p class="ql-block">镇江早茶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做工精细考究,保留了很好的风味口感。</p> <p class="ql-block">锅盖面,放一个锅盖在锅里,自古名城出名食,镇江“三怪”的传说古老而富有魅力,在镇江流传着颇具顺口溜色彩的《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p> <p class="ql-block">锅盖面,鳝鱼面当地人叫长鱼面。</p> <p class="ql-block">镇江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唐代,镇江就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消费。镇江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为茶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提到“十里荷花十三湾”,反映了当时镇江茶文化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镇江香茶是镇江最著名的茶叶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镇江香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选用优质茶叶,通过精细的加工工艺制成。茶汤清澈透亮,香气扑鼻,回味甘甜。镇江香茶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是镇江茶文化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镇江民风民俗‌</p><p class="ql-block">‌传统年俗‌</p><p class="ql-block">‌打酱油‌:全国独有年俗,持续近半个世纪,每年春节前市民排队打酱油,已成为城市文化印记。2025年为第48届,主会场设在恒顺官酱园‌‌。</p><p class="ql-block">‌骑毛驴上金山‌:正月初五传统活动,现演变为到金山寺祈福、西津渡古街打卡的新春三件套”‌。</p><p class="ql-block">‌三道茶‌:大年初一饮用,依次为汤圆茶(团圆)、枣子茶(红火)、八宝茶(吉利)‌‌。</p><p class="ql-block">‌饮食习俗‌</p><p class="ql-block">早餐特色:皮包水(吃茶配蟹黄汤包)、冷肉(水晶肴蹄佐香醋姜丝),明代已有记载‌‌。</p><p class="ql-block">面条文化:“面锅里煮锅盖”的“伙面”为本地独特做法‌‌。</p> <p class="ql-block">打酱油</p> <p class="ql-block">镇江是一个让人来了还想来的城市,那份慢节奏的休闲生活使人放松,随着镇江旅游名片的宣传,下次再故地重游估计没有这份清静与闲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