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沙拉的外交突围:从战后废墟走向全球再接轨

中东热评

<p class="ql-block">撰稿 | 国际事务观察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时间 | 2025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一、权力更迭之后的外交紧迫性</p><p class="ql-block">自2024年底叙利亚政局剧变,艾哈迈德·沙拉接替阿萨德成为过渡政府领导人以来,如何突破长期孤立、重塑国际关系、争取合法性与资源,成为新政权的当务之急。在国内政治尚未完全稳定、经济体系濒临崩溃的背景下,外交成为沙拉政府赖以生存与前行的“外部引擎”。</p><p class="ql-block">不同于前政权的意识形态对抗与战略依附,沙拉展现出鲜明的务实主义外交风格。他不回避与西方的接触,也不拒绝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在多极竞争中寻求叙利亚“重新嵌入”的战略机会。</p><p class="ql-block">二、与美国破冰:象征性突破还是结构性转折?</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4日,沙拉在利雅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成为国际聚焦的重大外交事件。这是叙利亚自内战爆发以来,首次有国家领导人与美国总统进行公开、正式的面对面交流。特朗普随即宣布解除对叙的经济制裁,被视为沙拉政府迄今为止最大的外交成果。</p><p class="ql-block">尽管美国国务院强调解除制裁“并不等于全面承认”,但其政策姿态已发生微妙变化——从拒绝对话转向有条件接触,从封锁边缘转向谨慎嵌入。这一变化既是出于叙利亚稳定的地缘考量,也是特朗普政府“快速达成外交成果”战略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沙拉本人也在多次媒体表态中强调,“不会将叙利亚带入任何新的阵营冲突中”,其潜台词即是要走出过去二十年的“代理格局”,尝试以中小国身份谋求主动性外交。</p><p class="ql-block">三、对华接近:另一个全球支点的构建</p><p class="ql-block">如果说美国是沙拉打开外交大门的“象征性突破”,那么中国则是其未来战略稳定的“现实性支点”。在2025年春季的一系列外交动作中,沙拉政府高频度与中方互动,释放出清晰信号:叙利亚希望与中国发展长远、稳定、制度化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至4月期间,沙拉本人及其高级幕僚密集会见中国驻叙利亚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多国经贸联络人员,持续表态希望加强政治互信、推动伙伴关系、深化国际合作。</p><p class="ql-block">不同于美国式的单边主义设限,中国对叙利亚外交的回应更偏向“观望中的开放”,尤其强调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与发展导向合作。在全球秩序加速重构的当下,这种相对温和而战略性的接触,对刚经历政权更替的叙利亚而言,无疑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p><p class="ql-block">四、外交突围的三重逻辑</p><p class="ql-block">沙拉的外交攻势背后,既有对现实的回应,也有深思熟虑的布局。其本质可归纳为三重逻辑:</p><p class="ql-block">1. 合法性建构逻辑</p><p class="ql-block">沙拉政府深知,内部整合未完成前,必须借助外部接触制造“治理合理性”的国际背书。与大国的高层互动,无论实质成果如何,至少能向国内释放“我们被世界承认”的政治象征。</p><p class="ql-block">2. 资源获取逻辑</p><p class="ql-block">在战后重建的关键阶段,沙拉政府急需外部资金、技术与政策支持。而无论是美国解除制裁的缓冲,还是与中国的对话通道建立,都是获取外部资源的潜在渠道。外交,在这一阶段即是生存。</p><p class="ql-block">3. 地缘平衡逻辑</p><p class="ql-block">面对中东格局的持续重组,沙拉试图走出以往单一依附某国或某阵营的路径,而是借助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张力,寻找平衡与空间。其外交战略更像是在大国缝隙中“织网”,以提升自身在区域格局中的存在感。</p><p class="ql-block">五、挑战仍在,进程未定</p><p class="ql-block">当然,沙拉的外交进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旧政权的残余力量、部分国际组织的观望态度、区域邻国的复杂立场,都可能影响其外交布局的稳定性。此外,沙拉本人作为前“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的背景,也使部分国家和媒体对其“真实意图”持保留态度。</p><p class="ql-block">国际社会对叙利亚的态度正在从“是否承认”转向“如何接触”,而这场态度的转变中,沙拉的个人外交能力与政策弹性,将决定他能否真正从“过渡领导人”转变为“政治整合者”。</p><p class="ql-block">六、结语:战后新叙利亚的外交起点</p><p class="ql-block">艾哈迈德·沙拉的外交努力,也许并非一蹴而就,但无疑已经为叙利亚走出孤立、重回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他的外交路线是一场政治实验,也是一场战略博弈。</p><p class="ql-block">在战后废墟之上,沙拉试图用“外交语言”重写叙利亚的国家叙事。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将一次次会谈、一次次接触,转化为国家长期利益的制度性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