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日,我们有幸登上了儋阳楼,这座位于儋州森林公园山顶的文化地标。儋阳楼以其“明五暗七”的独特垂直台地布局风格闻名,楼内设有博物馆、儋州历史陈列馆、国际象棋训练基地以及书画室等展览展示场所,成为儋州文化旅游的新景观。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参观《东坡文化艺术展》,感受苏轼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站在儋阳楼前,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这座多层传统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观。人们在楼前或行走或驻足参观,仿佛被这座建筑的气场所吸引。儋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殿堂,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去探索其中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型文化巨匠。他集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标杆。</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东坡文化艺术展的海报。橙色渐变的背景上,悬挂着书法作品展示“儋阳楼系列展”,下方白色醒目地显示着展览主题。这一展览将东坡文化与儋州地域特色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中,一幅长卷画作展示了古代文人的诗书合璧之作,这是东坡先生的代表作《寒食帖》,这幅作品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诗书满腹的时代,感受着东坡文化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一幅大型横幅标语醒目地悬挂于展厅内墙面上,“腹有诗书画自华”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并配有“东坡文化艺术展”的字样及相关信息说明。这一标语不仅展现了东坡文化的内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轼是北宋文学巅峰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突破传统题材限制,将怀古、说理、山水等融入创作,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展现历史纵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思,成为中秋词的千古绝唱。其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赤壁赋》将抒情、议论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被誉为“文赋双绝”。</p> <p class="ql-block">书法上,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笔势跌宕中尽显人生况味。绘画方面,他开创文人墨戏传统,主张“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代表作《枯木怪石图》以扭曲的枝干和怪石,隐喻生命的坚韧与超脱。</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的一幅水墨画描绘了几根竹子及其叶子,背景简单而富有质感。画面右下方有一段书法文字及印章点缀其间。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东坡对竹子的喜爱,更体现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一本古籍中的一页被放大显示出来,页面顶部印有红色方形章戳以及一些篆刻字体的文字。正文部分包含一首东坡先生七言诗《菩萨蛮》,书写工整清晰并盖有多枚不同形状的小红章。这一页古籍仿佛是东坡文化的缩影,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多个悬挂的艺术作品展示在一个展览空间内,墙面上挂着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配有解说牌说明展品的内容与意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东坡文化的多样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伟大不仅在于才华,更在于其逆境中的精神境界。被贬黄州时,他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以超然态度直面困境;流放海南时,仍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乐观诗句。他融合儒释道思想,形成“外儒内道”的处世哲学,在《定风波》等作品中展现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p> <p class="ql-block">一幅黑色底纸上的白字书法作品展示了苏轼《都昌县灯火》诗文,右下角落款署名“眉山苏轼书”并盖章。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东坡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灯火的描绘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两卷精美的书法长卷悬挂在墙上,上部的文字笔力遒劲有力,下部则是细腻柔和的手写体,展示了不同的书风与风格的变化。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东坡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馆内的长廊场景中,左侧墙面上挂着多幅苏轼手卷形式的作品,并配有相应的介绍文字;右侧则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艺术画作挂在展板上供参观者欣赏。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东坡的文学成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作品《赤壁赋》。</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改编于Al创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