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阿珍

<p class="ql-block">碧水蓝天,四季如画;高山耸立,幽谷莫测,穿越太行,寻觅红旗渠精神,一场说走就走的心灵之旅。</p><p class="ql-block">5月16日,我们一行60余人,跟随悦观芳华旅行社,前往林州红旗渠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载,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在太行山崖间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将北部的漳河水引入林县。20世纪70年代初,总长度“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的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一道被周总理自豪地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十六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力更生是根基,艰苦创业是根本,团结协作是核心,无私奉献是源泉。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并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上的精神坐标——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地处豫、晋、冀三省交汇处,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留下珍贵的合影,以纪念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之魂,青年洞为证。300青年之奇迹,今成热门之地,红旗渠不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到此游览参观,重走红旗渠,每一步都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畔,水润林州,听风诉说峥嵘岁月,看渠水映照山河如画,心中满是敬意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不来红旗渠会后悔一辈子,这里不仅是风景,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一渠绕青山,红旗渠精神永流传!太行绝壁上的天河,每一滴水都是奋斗的诗篇!游览的意义在此刻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登高眺望,三省风光尽收眼底;俯首沉思,一渠精神永驻心间。红旗渠悬挂于悬崖绝壁,宛如太行峡谷中的交响乐。</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在金色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渠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仿佛在低语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渠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渠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我们沿着渠边漫步,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感受着那份坚韧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走进杨贵同志生平展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映入眼帘。一张张黑白纪录照片,将我们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看到了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用血肉之躯铸就了这条生命之渠,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部壮丽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了这人间奇迹的壮丽景色,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敬仰!红旗渠不仅是一条生命之渠,更是一条精神之渠。这条“人工天河”,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们仿佛与红旗渠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向林县人民那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永远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被纳入。红旗渠精神在林州人民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反复锤炼、丰富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创业三部曲,也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奏响一曲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凯歌。</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p> <p class="ql-block">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仍将闪烁出更加耀眼的精神光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路标。</p> <p class="ql-block">“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诗句道出了平凡成就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分水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的林虑山北部,地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的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因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而更名为“分水岭”。距市区18公里,是红旗区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分为三条干渠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一干渠(39.7公里,流向西南)</p><p class="ql-block">二干渠(47.6公里,流向东南)</p><p class="ql-block">三干渠(10.9公里,流向东北)</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再此举行,标志着这一“引漳入林”工程阶段性胜利。</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分水苑牌楼”是红旗渠景区第一景,也是进入分水苑景区的大门,为仿古式山门牌坊,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设计,林州市红旗渠施工队承建。1994年3月破土动工,同年7月主体工程告竣,共投工日2000多个,投资10万余元。</p><p class="ql-block">正门高8.5米,两侧门高6.5米,总宽度10米,整座牌楼由四根直径0.7米的褐红色圆柱托起,正、侧门全部用棕黄色琉璃瓦封顶。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门坐斗枋正立面是片金跑龙彩画,下口枋立面是草龙和玺彩绘。绘画精细,制作精美;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民族风格,古朴典雅;结构精巧,造型秀丽。</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红旗渠精神静静地流淌在太行山间。它像一首无言的诗,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也昭示着未来的希望,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旗渠精神,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