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散文教学新样态,5月20日下午,合肥市育英中学初一语文教研组在七(11)班开展《紫藤萝瀑布》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初一年级张明月老师执教,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观课研讨,共同探寻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教学之道。</p><p class="ql-block">情境入文 品读生命之美</p><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张老师以"遇见一朵花"的微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紫藤萝实景照片,巧妙搭建文本与生活的桥梁。通过"三读紫藤萝"任务驱动——赏一树繁花、读一种情思、悟一种道理,带领学生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中感知花瀑奔涌的壮美,在小组合作品析中捕捉"流动""欢笑"等灵动字眼,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作者情感脉络。当学生发现十年前后紫藤萝的对比描写时,教师适时引入宗璞创作背景资料,通过"花语解码"活动,让学生在花瓣形便签上书写对"生命长河"的理解,实现从文本细读到生命体悟的升华。</p><p class="ql-block">多维评课 共研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在研讨环节,教研组长指出本节课准确把握了"托物言志"的文体特质,通过"物-情-志"三阶推进落实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备课组赞赏问题链设计的精巧性,特别肯定"为何用'瀑布'喻藤萝"这一主问题撬动全文解读的巧妙构思。青年教师代表则认为跨媒介学习任务单有效突破了抒情哲理散文的教学难点。主任总结强调:"散文教学要像藤萝一样既有扎实的语言根系,又要绽放思维的芬芳,更要结出育人的硕果。"</p><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活动持续一个小时,与会教师不仅见证了"以生为本"理念在课堂的真实落地,更在思维碰撞中明确了散文教学的新方向。语文组将继续以"专题教研+课例深耕"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