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写这个理由是:通过我真实故事让更多的人懂得爱自己的同时,也要更多的爱孩子,孩子在她每个阶段都应该得到应该得到的心理营养,尽量不给自己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2020年,我从四川犍为县敖家镇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桐乡市打工,把仅有8岁的女儿留在老家,跟着体弱多病的爷爷一起生活。那一年,她多么可怜,这么小就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爷爷。每天独自走将近10里路去上学,路不好走,全是五六十公分宽的田间小路,时不时还有大狗出没。第二年,她爷爷重病时,她爸回家陪伴爷爷度过了危险期,把可怜的女儿接到我们身边,在外来子弟工学校读书三年。之后又送到我姐姐家读中学,考上高中后住在她姑妈家。整个需要父母爱的阶段,我们的陪伴实在太少了,更别说她每个阶段应该得到的心理营养。</p>
<p class="ql-block">我的女儿读高二时,我回到她身边照顾她,帮她做些事情,让她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一年我感觉我才像个好妈妈,终于她考上了成都大学。由于成绩分数在专科内,她选择了护士专业。很快三年大学毕业,她在成都的华西医院实习。实习完之后,就到她的老公身边去了,离开医院工作,去与自己喜欢的老公一起找事情做。几年之后有了她自己的孩子,这时我帮忙带孩子,回到四川乐山城里一边装修房子一边寄住在我妈妈家照顾我八十多岁的老妈。为了协助帮忙带孩子,我与女儿真正住在了一起,这时为了孙女儿有很多带娃方式不一样,产生了很多隔阂,大吵小吵经常发生。在吵闹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对我的极度不满,是她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她身边,在外打工,以为只要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好的爱。每次打电话对女儿讲的都是怎么怎么听姑妈的话,听老师的话,钱够不够用等,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看见别人都是爸爸或者妈妈参加,而她都是姑妈代替。有时姑妈有事还没有人参加。</p>
<p class="ql-block">“外婆,你走开,我不喜欢你;外婆,你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外婆,你不懂我,只有妈妈懂我,谁喜欢你这样的外婆嘛?”孩子很多次的推来你的感受真的难受。焦虑,自责,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内耗自己,心疼自己也心疼自己的孙女儿。谁痛谁改变,让自己变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幸运经陈园长介绍加入了慧慧老师的读书会。一路跟着,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赶着末班车来,一路紧追不舍,时而歇歇,时而走走,也收获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次次的吵闹,我明白了我该学习更好的方法来带孙女儿,听育儿专家的。在去年的《看见孩子》《教练式父母》两期读书会里收获满满,更懂女儿的心,同时也更理解她对我的不满。有些看似不应该的事,能够转念念头。愿你永不忘记自己曾经的挣扎以及如何挺了过来,你是如此坚强。不忘来时路,也在征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