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富阳行

深街小巷

富春江畔祭英烈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9日是我父辈们的战友,新四军浙东纵队金萧支队金义浦八大队毛仲清(倩)等五位新四军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日。我们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一行七人这天一早从杭州市区出发来到富春江畔富阳区诸佳坞村。</p> <p class="ql-block">  在富阳区诸佳坞村村委会。村委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当时新四军在这村里设立战时卫生救护站和毛仲清(倩)他们牺牲后的经过。我们也把关于毛仲清(倩)烈士事迹的书刊和村委的同志作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  浸透过烈士鲜血 土地,今日 村里的枇杷正成熟,丰收的果实挂在树枝,而我们却不能忘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p> <p class="ql-block">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从村委会驱车几分钟便来到毛仲清(倩)和他四位战友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青山有幸埋忠骨,山河无恙慰英魂。</p> <p class="ql-block">毛仲清(倩)烈士的像。</p> <p class="ql-block">  在返程的途中我们来到富春江大桥边的中埠渡口,这里是毛仲清(倩)等五位烈士们当年战斗牺牲之地。</p> <p class="ql-block">  富春江畔中埠与汤家埠隔江相望,历来是富春江南北重要渡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顽军和日军盘距。一九四五年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东南的战略部暑。新四军苏浙军区四纵第十,十一支队在浙东游击队第三支队和金萧支队的密切配合下,与五月十九日和七月三十日,从汤家埠和程坟两地突破封锁线,强渡富春江,胜利完我渡江会师的战略任务。使浙东浙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埠会师后,巩固了中共富阳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中共路西县场源,窃口区委和区抗日民主政府,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2001年8月,中共富阳市委,市政府在中埠村320国道富春江大桥南岸建立新四军渡江会师纪念碑和新四军渡江会师亭。以纪念民国三十四年(1945)五月和七月新四军两次渡富春江,粉碎国民党军队企图消灭新四军的阴谋,浙东浙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的光荣历史。</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渡江会师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两层高排尖顶亭。亭的正面上方有“渡江亭”匾额,两侧石柱上刻有“强渡会雄师,江上至今腾浩气。壮游歌盛世,亭中先此礼丰碑”楹联。内侧石柱上有联“当年义旅南来,气激风雷寒敌胆。此日春江东去,浪翻今古亮人心”。渡江亭左下侧5米处立一块新四军会师纪念碑,纪念石碑高2.3米,宽1·1米。正面刻有谭启龙题写的“新四军渡江会师纪念碑”十个大字,背面为碑记。</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中埠上岸</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27日凌晨,周恩来从桐庐乘船抵达中埠上岸,步行20余里到大源第一支队司令部塔堰视察,听取赵龙文汇报。</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会师中埠</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19日,新四军四纵政治部主任曾如清,十一支队长余光茂,政委张孤梅在中埠过渡。与浙东新四军会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左右当年毛仲清(倩)的战友张秀文(右)与毛仲清(倩)母亲在西湖孤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此次行程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先辈们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前赴后继,用生命和忠诚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章。他们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坚定信仰,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走向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