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诱导区”(Immersive Play Environment, IPE)是一套包含「教学意图」、「创设流程」以及「持续深化」的、以支持孩子通过游戏获得全面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技术和策略。</p> <p class="ql-block"> 它是幼儿园老师全新的“教学支架”。</p> <p class="ql-block"> 诱导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环境创设。它既不是“自制教具”式的教师视角单方面的“教”,也不是“材料超市”式的完全依赖孩子自己发明玩法,更不是华而不实的装饰性环境。</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在诱导区的设置上,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从传统文化、本土特色、非遗传承、园本课程等方面入手,与幼儿共同创设各具特色的诱导区环境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核心经验。</p> 现场观摩 教育环绕 大班组 <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在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游戏经验也更丰富。大班组教师在区域诱导区创设中注重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探究的能力,以满足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游戏需要,基于儿童立场,让环境中充满幼儿的想法和故事,留下他们学习和游戏的痕迹。</p> 中班组 <p class="ql-block"> 在尊重儿童独特个性与成长节奏的前提下,教师巧妙运用每一寸空间,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的热情,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设计师和创造者,共同塑造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班级天地。</p> 小、托班组 <p class="ql-block"> 小班、托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缺乏经验,因此诱导区创设紧密贴合他们的生活体验与兴趣爱好。巧妙投放与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材料,创设了温馨、有意境而又丰富的游戏环境。</p> 观察游戏过程,分析发展水平 <p class="ql-block"> 创设好环境以后,我们还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语言,密切关注幼儿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展现的学习品质、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然后,基于幼儿实际的游戏过程,反思幼儿的游戏状态以及游戏兴趣,包括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学习发展方面的需求。</p> 思考如何改进环境和推进发展 <p class="ql-block"> 基于对游戏现场的观察和反思,我们发现,现有诱导区游戏环境在空间、材料方面可能有不符合儿童视角的细微之处,有不满足吸引力法则和诱导力法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幼儿的游戏中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探究线索,产生推进当前探究线索的具体想法,或者发现有必要为幼儿提供的其他方面的支持(师幼互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家园沟通等)。这些思考都是下一步教学、下一个诱导区环境创设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持续循环的过程中,教与学就实现了有效互动。</p> “诱”见成长 <p class="ql-block"> 此次诱导区评比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整体的育人环境,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我们将继续以初心勾勒孩子的成长,用匠心施彩,让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的积极体验。在提供多元化学习通道的同时,通过环境与幼儿对话,让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幼儿的童心。</p> <p class="ql-block"> 方寸之地,教育如花绽放。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努力做追随者,跟随孩子的目光,契合孩子的喜好,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创造、体验、成长。借幼儿之眸,看互动环境,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角,让环境成为教育的助力。</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虹媛</p><p class="ql-block">审核:谷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