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区建设为引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Mатрoшка

<p class="ql-block">以示范区建设为引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月8日,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会议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深入研究了后续重点工作。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基层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两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政策引领,夯实融合发展根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意见》的出台,更是为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绘制了清晰蓝图。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持续落地,为两岸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将各项惠台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比如,积极宣传福建出台的68条惠台措施,让更多台胞了解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的同等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台胞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增强他们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和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多元交流,拓宽融合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两岸融合发展,交流是基础。近年来,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领域,福建充分发挥对台合作独特优势,不断强化闽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产业合作。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实际利用台资6.4亿美元,同比快速增长,占全国比重超过50%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两岸产业融合的持续推进。在基层,我们可以积极搭建各类产业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台企落地生根,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文化领域,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闽南文化、妈祖文化等都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基层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两岸民俗文化节、非遗技艺交流展等,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心灵契合。在社会领域,鼓励台胞参与基层治理,如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河海社区的“台胞调解工作室”,台胞、台属担任社区微网格员,参与居民矛盾调解等工作,这种模式值得借鉴推广,让台胞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创新实践,提升融合发展质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需要不断创新实践。在基层工作中,要勇于先行先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比如,在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方面,可以借鉴遂宁市安居区的经验,打造海峡两岸乡村振兴零碳共富示范点,建立常态化交流体系,深化两岸乡村在农业技术、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要聚焦台胞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福建厦门推出的台胞专属信用卡解决了台胞征信认证难题,江苏昆山实现台胞异地医保就医等举措,都是创新服务的生动实践。基层要积极探索,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为台胞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台胞在大陆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两岸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将政策落实、交流深化、创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