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升米恩,斗米仇” 最早见于《醒世恒言》第二卷,其原句是 “升米恩,石米仇”,其已流芳数百年来的感恩与索取之典故,如今读来依旧具有醒世与开悟。</p> <p class="ql-block">故事之一</p><p class="ql-block">传说早期的韩信,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在亭长家蹭吃蹭喝好几个月。亭长的娘子气不过,就不再给他白吃。韩信没东西吃,不得不去河边钓鱼,洗衣的婆婆看他可怜,给了他一碗饭。</p><p class="ql-block">韩信发达之后,为了这一顿饭,回报这位婆婆一千两黄金。而对照顾他数月之久的亭长家,却只给了一百文。</p> <p class="ql-block">悟: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p> <p class="ql-block">故事二</p><p class="ql-block">传一对夫妻因家中贫困,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守老家。丈夫在外打工攒了一些钱,寄回家让妻子存起来以备盖房之用。但妻子总嫌钱少,丈夫又出车祸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回家后,妻子嫌丈夫没本事赚不到钱,两年后丈夫去世,临终前将存折交给妻子,原来丈夫一直在默默地攒钱,存款折上有 15 年来积攒的 5 万元,然而妻子却不满足,一味索取还满肚冤曲。</p> <p class="ql-block">人性就是:升米恩,斗米仇。</p> <p class="ql-block">故事三</p><p class="ql-block">很早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一户富裕,一户贫穷,有一年大旱,田地颗粒无收,穷人家饿肚子,富人家则买到了很多粮食。富人出于好心,先送给穷人家一升米救急,穷人家很感激。第二年,穷人家又面临种子问题,富人又慷慨地送了一斗米,但穷人家的家人却觉得不够,埋怨富人小气,认为富人应该给更多粮食或钱。富人知晓之后很生气,两家人从此结仇。</p> <p class="ql-block">人性往往百次帮忙不记恩,一次没帮就记恨。</p> <p class="ql-block">故事四</p><p class="ql-block">某地发生大旱灾,一对老夫妻的儿子在城里当官,他们去城里投奔儿子,却因嫌弃儿子家的伙食不好,儿子给他们钱让他们去住旅馆自己买饭吃。之后儿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给他们带钱和食物,但老夫妻却觉得儿子给得不够好,后来儿子又买了一套小房子给他们住,他们还是不满足,甚至联合旅社的人要讹诈儿子。最终,儿子被逼无奈,只得让他们住回自己原来的家。</p> <p class="ql-block">故事五</p><p class="ql-block">有一对夫妻,丈夫努力赚钱,妻子不上班在家,但妻子总是嫌丈夫赚得少,稍不如意就对丈夫大呼小叫。有一次丈夫在单位受了批评,回家后妻子又唠叨,丈夫终于爆发,打了妻子。之后妻子怀恨在心,对丈夫更加冷漠。一次丈夫病重住院,妻子不仅不照顾,还继续为所欲为,丈夫伤心至极。最终丈夫病好后坚决与妻子离婚,妻子这才知道丈夫的重要,但此时已悔之晚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揭示了 “升米恩,斗米仇” 之理,即当别人在危难之时给予帮助是应该的,受助者也会心存感激;但帮助过度,使受助者产生依赖心理,则一旦帮助停止或减缓,受助者反而会心生怨恨。</p> <p class="ql-block">你认为呢?请留下你的高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