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墨香兰花香

田园(马世宙)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第三次来兰亭,上次来是2019年。</p><p class="ql-block">兰花是绍兴市的市花,兰亭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这里山青水秀,惠风和畅,俯仰天地,怃今追昔,不仅沐浴书法圣光,也陶冶精神情操,进而更加珍惜当下时光,做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欣于所遇,老之将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之语,开悟人生。</p> <p class="ql-block">兰亭名称的历史由来。</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植兰起源:相传越王勾践曾在绍兴兰渚山一带种植兰花,为"兰亭"名称的早期来源之一。这一传说与绍兴作为"兰花故乡"的历史地位相印证。</p><p class="ql-block">汉代驿亭命名:汉代在此设立驿亭,因周边兰花繁盛,正式得名"兰亭"。</p><p class="ql-block">东晋文化升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名士在此举行"曲水流觞"雅集,写下《兰亭集序》,从此兰亭成为书法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总之,兰亭的由来融合了自然景观(兰花)、行政功能(驿亭)和文化事件(《兰亭序》),是三者共同塑造了其历史身份。</p> <p class="ql-block">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共27次到绍兴,其中有20次考察调研与文化相关,他曾对绍兴的干部说,要学习《兰亭序》。</p><p class="ql-block">晨起,又学习了一遍《兰亭序》,它不仅是书法美学,也记叙了惠风和畅的山水之美和群贤毕至聚会的欢乐之情,其核心思想是作者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发出生命短暂与欢乐易逝的感慨,批判虚无主义生死观,提倡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兰亭序》书法美、文学美、思想美共存。</p> <p class="ql-block">兰亭雅集。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雅士相聚兰亭,行"曲水流觞"之戏,也就是让大家列坐溪边,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曲折的溪水中漂行。羽觞漂至谁的面前,谁就取觞饮酒并赋诗。倘若未能即兴成诗,就要罚酒三觥。结果共赋诗37首,当场汇为一集,由王羲之作序。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王羲之在酒酣兴浓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疾书,一气呵成,写下了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p> <p class="ql-block">《兰亭序》一直是王氏传家之宝,到王羲之的七世孙僧智永死后,传给徒弟辩才.唐太宗李世民极爱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想得到《三亭序》,然而辩才不肯拿出示众。据说,后来由御史萧翼设计把这件墨宝骗取到手,而辩才也因此惊气而亡。贞观23年,太宗病危,召太子李治至病榻前。遗嘱以《兰亭序》殉葬,从此真本遂不见于人间,后世所传《兰亭序》,均为历代幕本。</p> <p class="ql-block">中和之美。《兰亭集序》全篇中共有面貌各异的20个"之"字,分别用了行书、楷书、草书等书法形式,已成为王羲之书法极尽变化的象征和代表。宋代书家米芾曾由衷地赞叹:"'一'字最多无一似"。</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最终确立独尊的"书圣"地位,不是"王书"开始盛行的东晋,而与唐太宗的极力推崇有关。唐太宗独尊王羲之,在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氏书法,并亲撰王羲之传论,不惜重金搜求其墨迹三千六百纸。由于他的大力提倡,确立了王羲之"书圣"地位,影响了从唐至今一千多年的中国书坛。</p> <p class="ql-block">永恒兰亭,再续雅集。</p><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10日,"中日书法讨论会暨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在书法圣地兰亭举行。启功、沙孟海、沈定庵、费新我等23位中方书法家和青山杉雨、村上三岛等18位日方书法家,追仿1600多年前的兰亭雅集,修禊咏诗、流觞曲水、泼墨挥毫、切磋书艺,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5.20下午专题课,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讲孙建军副教授。孙教授从事纪检工作,既熟悉业务,又有很好的理论素养。课深入浅出,案例活生生,尽是实货,有很强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八项规定于2012年12月4日正式出台。这一规定由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志性制度成果。</p><p class="ql-block">"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内容:涵盖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安排等八个方面,强调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身作则推动作风转变。</p><p class="ql-block">这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入口,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路径,为后续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化基础。</p> <p class="ql-block">八项规定的贯彻,以上率下,令行禁止,体现自我革命和励精图治思想。十多年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形成全党共识,敬畏之心,成效明显,纯洁了风气,节约了开支,节省了时间,保护了身体健康,并有了良好的社会监督基础。</p> <p class="ql-block">今日重温深感重要,它对持续巩固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不一般。</p><p class="ql-block">八项规定为大党执政解决自身难题提供了实践性价值,它昭示出执政理念的现代符号。</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十多年前,刚实施时有人对"八项规定"持有模糊认识,不自在感觉;那么13年后的今天,已经基本养成了规矩,越往后,执纪会更加严肃。</p><p class="ql-block">天清气朗,兰亭墨香,今又闻"兰花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