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季是腹泻高发的季节,很多人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超过10次,大便稀薄且多,常伴有腹部绞痛。更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问题。那么,当我们遭遇夏季腹泻时,该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这种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p> <p class="ql-block">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比较明确,主要是由多种致病菌导致的。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从而引发感染性腹泻。例如,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常见病毒多引起儿童腹泻;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细菌则可导致各类人群腹泻。</p> <p class="ql-block">肠道内部充满了各种微生物,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当有害菌占据主导地位时,就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引发感染性腹泻。因此,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预防感染性腹泻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不洁水都可能造成感染。此外,与腹泻病人、动物密切接触也可能被感染,食源性或水源性感染则可以引起集体发病。</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个粉色圆圈内,看起来很不舒服或恶心。她的周围有一些手正指向不同的食物物品,如过期食品、隔夜饭菜以及冷藏食品,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她不适的原因。这提醒我们,注意饮食卫生对于预防感染性腹泻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每日大便超过3次(或与平时排便习惯相比次数显著增加)。大便的性状与平常不同,常常是稀便、喷射状水样便,也可以是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患者常常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此外,还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和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性坐在地上捂着肚子,痛苦不堪。她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这表明感染性腹泻不仅影响肠胃健康,还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困扰。</p> <p class="ql-block">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进行消化道隔离。对于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建议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若出现频繁呕吐,可以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若腹泻严重,可以使用止泻药物,同时需要补充肠道微生物菌群,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p> <p class="ql-block">为了预防感染性腹泻,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饭前便后或者接触动物、腹泻病人要洗手。不食用霉变食物,不饮生水或污染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一个拟人化的肠道形象出现在画面中,背景是一些水果切片和一杯饮料,营造出健康饮食的主题。这提醒我们,通过健康饮食来维护肠道健康,是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方法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