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丽 2025年5月18日,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台商投资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贺彦豪先生在《泉州晚报》发表散文《塔影旧忆》。原文如下:<br> 这天陪外地友人到开元寺游览,伫立于东西塔下,我不禁想起关于它们的传说和往事。<br> 20世纪60年代,我与家人住在开元寺附近的民宅,平时不仅常去东西塔玩耍,还会跑去听邻居蔡老伯“讲古”。听他说泉州建造东西塔时工程艰巨,当时的知府便请远近闻名的匠人水成师傅和他的徒弟土根来帮忙。水成师傅从小做泥水工,手艺精湛,其徒弟土根也是聪明过人,学艺多年早已练就一身好手艺。或许是师傅常夸他,年少气盛的土根渐渐骄傲起来,不再把师傅放在眼里。<br> 当时建塔时师徒俩是平分秋色,水成师傅造东塔,土根徒弟造西塔,两个塔都建成后,众人皆赞不绝口。水成师傅高兴地对徒弟说:“你要好好学,师傅会把一身本事都传给你。”土根听后很不服气,心想自己现在的手艺可不比师傅差。他自鸣得意地说:“师傅,咱俩造了东西塔,功夫不相上下。要不要再来比试一下?”听说师徒二人比输赢,众人纷纷来凑热闹,有人打趣说:“不如比谁敢从塔顶跳下去吧。”土根当时好胜心强,一心只想把师傅比下去,立马脱口而出:“好!就比从塔顶上跳下去。”无奈之下,水成师傅只得答应。<br> 谁都知道,东西塔有几十米高,从塔顶跳下来,不摔成肉饼也会骨折肉裂。回家后冷静下来的土根暗自叫苦,可转念一想师傅既然敢答应,一定有什么绝招。于是,他跑去找师母探听师傅有什么跳塔的好办法。师母一向疼爱土根,便偷偷告诉他:“你师傅准备了一把伞。”土根听后不再多问,兴高采烈地走了。<br> 比赛当天,师徒俩各带来一把伞登上东西塔顶,人们也闻讯跑来围观。当大家抬头望着塔顶时,只见水成师傅从容地从东塔顶跳下,手上举着一把铁骨布伞,犹如乘着降落伞般缓缓降落,平稳着陆。反观西塔顶上的土根带的是一把油纸伞,当他一跃而下时,油纸伞霎时像气球一样炸开,被大风“撕”得支离破碎,土根也从半空中摔落,很快咽了气。这件事在民间传开,久而久之便成为老一辈人口中“东塔神西塔鬼”的传说故事。<br> 或许是故事听多了,我和小伙伴们以前总爱去东西塔“探险”。有次大伙儿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相约去登塔。不过刚开始往上爬,我就有点后悔了,生怕像故事里的土根那样从塔上摔下来。眼看天快黑,我中途便打起退堂鼓,默默从塔里跑出来。<br> 长大一些,听说蝙蝠粪可以卖钱,我又按捺不住想去登塔,毕竟那时东西塔里常有蝙蝠出没。有天我与伙伴阿泉一起带着扫把、簸箕、蛇皮袋和竹梯,悄悄跑进塔里寻找蝙蝠粪便。那时的东塔一层没有梯子,得架好竹梯才能爬上二层,之后再沿着木梯登塔。等来到四层时,我们才发现一只黑蝙蝠吊在石壁上,担心惊扰它,我们只得弓着身,往前慢慢挪步。忽然一股霉味扑鼻而来,我赶紧拿手电筒一照,果然看到角落里堆着一些蝙蝠粪便。来不及多想,我们立马拿扫把将之装进蛇皮袋里。后来将蝙蝠粪便拿去药材收购站,还换得30多块钱。揣着钱,我和阿泉喜笑颜开,巴不得天天去东西塔里搜集蝙蝠粪便。后来查阅资料,我才知蝙蝠粪便用水淘去灰土,再取细砂进行“焙干”就可入药了。<br> 如今再站在东西塔下,可见塔身的纹路清晰如昨,那些关于师徒造塔的传说、儿时登塔的冒险,却都变成记忆里的碎片。塔旁的老榕树又添新枝,树下少了蔡老伯的“讲古”声,却多了游客的脚步声。东西塔静默矗立,见证着传说与现实在此交织,也续写着属于这座古城的烟火故事。<br> 虎豹楼与西塔对话。 该篇文章发表后,引发较大反响,不少喜欢泉州文史的读者向开元慈儿院董事会询问:“开元慈儿院是民国时期佛教界在开元寺内创办的一所慈善教育机构,学校师生对东西双塔应当比较了解。大家很想知道:东西塔一楼原本有楼梯吗?如果有,那因何而拆除?如果没有,以前的人如何上东西塔呢?” 为此,我董事会向叶青眼居士(民国时长期担任开元慈儿院代院长)长孙叶宗慧老先生请教。叶宗慧老先生回忆:“我于1955年从新门小学转到开元儿童教养院读四年级(注:开元慈儿院于1941年更名为开元儿童教养院),1958年小学毕业。在开元儿童教养院读书期间,曾和同学多次攀爬东塔、西塔。我记得西塔底层有一木梯可上去,二层到五层都有层板式的木梯,一层的木梯是分二段上去的,下节是靠在石梁上,上节是从石横梁上搭到二层石楼板入口处。各层如是搭设。大概是56年吧,学校里很多学生放学后会去爬西塔,为了安全,有关方面就把下层的木梯拆了。后来我们为了要上去玩,就从对面同学家拿来竹竿,先把竹竿架在石横梁上,每个人双手紧紧握竹竿,蹬着双脚,参差上行,一个一个爬上去站在那石梁上,再把竹杆抽上来,架到石梁上,上面靠在二层的入口处,人依次顺着竹杆爬上二层。”<br> 从作家贺彦豪、叶青眼长孙叶宗慧先生的回忆中,泉州开元慈儿院董事会揭开东西塔的楼梯之谜。<br> 虎豹楼 开元慈儿院是1925年由转道法师、转物法师、圆瑛法师三大德亲自创办的慈善性质的亦教亦养的初等教育,曾是西塔下的学校,至今西塔与近在咫尺的开元慈儿院办公楼虎豹楼仍在静默对话,讲述百年慈善的传奇故事。 历经百年,开元慈儿院董事会仍然正常运作,调查和还原开元慈儿院的相关文史资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