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蹦河的消失说起

郑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蹦河,是老哈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建平、惠州(我的家乡)、马场等地。据说,蹦河的源头在万丰山的波克梁(今杨树岭乡套卜河洛境内),蹦河的水也曾造福于两岸的人民。可是,近年来,这里的水却神秘地消失了,昔日的蹦河成了干河套,每年的雨季,偶有洪水顺着干河套流下来。如今,只有通过巨龙、金马驹这两位“古人”来再现当年的蹦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给人们留下的思考更是沉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很早以前的一年夏天,瓢泼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后,渐渐停了下来。就在雨停后天即将放亮的时候,一巨大的圆柱形黑云从空中立到地上。一阵风过后,地面上出现了一条黑色巨龙,它好像摔伤的样子,不能正常站立,四条腿蜷缩着,趴在地上,“腰围”有五六米,身段能有四五十米长。当时,这条巨龙瞪着眼睛,似乎在渴求着什么。它不吃不喝,长长的嘴巴紧闭着。可是,巨龙趴在地上没几天,就表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摔伤"部位已经溃烂。老百姓看到巨龙非常可怜,就日夜轮班往它身上浇浇。渐渐地,巨龙身上溃烂的地方也奇迹般地好起来,但是它仍不能行走,人们的浇水还在继续……当浇水到四十九天的那天中午,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一股黑云像要竖起来一样从空而降,顷刻间立在巨龙身边。大约过了一袋烟功夫,一道闪电在黑云内直上直下地划过,接着就是一阵雷声。这时,人们发现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巨龙,它摇头摆尾,就像在地上趴着的那条巨龙一模一样。当人们缓过神来,往地上一看,已没有了巨龙的影子。这时,从空中掉了一阵豆粒大的雨点。随后,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空中的巨龙也不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山村叫卧龙岗(今杨树岭乡卧龙岗村,和建平镇建平村是“邻居”),这里土质肥沃,年年风调雨顺。有人说,这是巨龙为了感恩,每年都会到这里降雨。还有人说,当年从空中掉下的大雨点,那是巨龙被感动流下的眼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巨龙走后,便开始了它的感恩之旅,做了许多善事。其中有一件大事,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杨树岭乡和古山子乡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叫万丰山,山下有一道梁叫波克梁,梁下有一条小溪,说是小溪,但是水流量却很大,泉眼有碗口粗。溪水流经卧龙岗、建平、惠州、马场等地,这条小溪就是蹦河(蹦河是后人为小溪取的名字),也就是说蹦河的源头是在万丰山脚下。由于多年雨水和河水的冲刷,致使卧龙岗和建平之间的路段,以及这里周围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条沟。当时,大大小小的沟已有九十九条,据说,如果再冲出一条沟,河水就将泛滥,卧龙岗、建平、惠州等方圆百里的地方会是一片汪洋。能挽救万民于水患的只有万丰山里的一匹金马驹,它能驯服河水,让河水为百姓服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年,金马驹到了“上岗”的年龄。然而,就在那年初夏,一伙强盗来到万丰山,想通过挖宝的方式把金马驹弄走。这件事被巨龙知道了,就在强盗站在山顶准备施法术挖宝时,巨龙及时来到万丰山的上空降雨,并有意在强盗的头顶上划过一道闪电,这伙强盗当场毙命。金马驹得救了,它向“恩人”磕了三个响头后,就毫不犹豫地坚守在蹦河源头的泉眼处,管理着众河神,使蹦河水流经的区域,百姓顺利地用河水灌溉农田。大旱时,巨龙还会前来降雨。蹦河两岸的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近代以来,蹦河的源头经历了两次不寻常的“搬迁”。第一次移居到建平镇建平村和建平镇惠州村交界的地方,也就是建平镇北门外的坡底处,“搬迁”原因不详。后来就是大跃进期间实施的“潜流”工程,人们是想让河水改道,大面积灌溉农田。可是,工程还没结束,“上游”的河水就断流了。不久后,人们发现在建平镇北窝铺村新邱组西边的沟沿儿处,河水正从那里汩汩流出,这是蹦河源头第二次“搬迁”到的地方。如今,曾经汩汩流淌的蹦河多年前就消失了。人们说,蹦河的消失,是巨龙、金马驹不作为,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人们无节制地毁林开荒,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蹦河为什么会消失”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任重道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