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永的美篇

王晓永

<p class="ql-block">《金蝉再变之中埔堡传说》</p><p class="ql-block">(作者王晓永,竹名竹海)</p><p class="ql-block">……中埔堡,得天独厚之天然城堡。位于蓬莱仙岛西北方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居住和储备。堡前拥有一条与东南方向沙坡尾相对应的天然港湾兼避风坞作为海上进出通道。堡后还有一座蓬莱仙岛上有屏风之称的东屏山(鳌山)做依靠。左边拥有天兵天将摆放天鼓操练天兵的石鼓山,右边拥有与神山,石湖山相对应作为护卫兼瞭望的突出要塞岐山。所以历朝历代都备受关注。</p><p class="ql-block">……相传,古时候,由于它是一处兴建在草埔之上,要塞中间,四面环山,进可攻退可守的官商两用聚集地。又类似天然的城堡。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之为中埔堡。</p><p class="ql-block">(注:相传在古时候,集美有集美寨,高崎有高崎寨,神山,石湖山等都是兵营场所。中埔堡这块没有历史记载的官商两用聚集地自然而然的也会利用地理优势把他提升成真正的城堡。为物资供给和后勤保障提供方便吧。</p><p class="ql-block">注:据说,在古时候那些下南洋,去台湾的先民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所以小小的中埔堡才能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王船类型石头建筑“石宫仔”龟壳墓,和富有闽南特色的宫庙建筑“拱极宫”,还有那些座落在鳌山路旁从远古时期流传至今的后大潭,下边尾,波浪尾,后林(蓬)尾,五仙宫,竹子林,石头壁,红厝啊,翁(范)王,五堤内,石井人(栏)等,还有靠近岐山边缘的山边顶等拥有历史价值的以山川地物传播的地名。还有一件较特别是至今为止,还未发现过有村社祠堂和土地庙等这些古村落较常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据现有“拱极宫”里面供奉的玉皇上帝,保生大帝,李千岁等这些等级较高的神明判断,此庙可能与官方和下南洋去台湾的先民有关。送王船习俗也和沙坡尾大概相同。</p><p class="ql-block">注:据考证,中埔社现有居民 其中包括从殿前移居过来的居民,大都是以前的官方放弃了“中埔堡”后,在清朝以后和日据时期逐步根据实际迁入的。</p><p class="ql-block">注:中埔境内把地上物当成地名传播的主要有;中埔堡,龟壳墓,石宫仔,五仙宫,红厝啊, 翁(范)王,石井人(栏)等,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石宫仔建筑和中埔堡石刻。还有刻有 捐赠人惠安田墘社陈虎在光绪乙酉年十月敬奉的拱极宫石香炉和一对可能是明朝年间就有的石狮子和石龙柱。)……</p><p class="ql-block">注:从“石井人”到“石宫仔”这是一条从南向北面对集美鳌园古人认为的龙脉。小时候我们还见过那座用一整块大石头雕刻成乌龟形状的龟壳墓。</p><p class="ql-block">注:在远古时期这种商用储备聚集地大都是郊商所为。他们大都依靠季风在海洋上来回行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