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行之一 橘子洲

杨时彦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怀着对领䄂的崇敬和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从苏州来到长沙。第一站游览橘子洲<div><br></div><div><br></div> 橘子洲头: 湘江明珠,伟人情怀 橘子洲头,这座坐落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中心的江心小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江水之上 ,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 。它不仅是长沙"山水洲城"独特风貌的典型代表,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坐上游览车,奔向伟人行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橘子洲头景区。 在橘子洲有一组名为《恰同学少年》的群雕,雕像展示的是青年时代的毛主席、蔡和森、向警予等人。想想他们在风华正茂之时,聚在一起讨论着如何救国救民,并为之去奋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中有的人牺牲在了反动派的枪口下;有的则前仆后继,冲破千难万险,最终走向了成功。 这里见证过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让橘子洲头声名远扬的,当属毛泽东于 1925 年重游此地时挥笔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让这片土地成为了革命情怀与壮志豪情的寄托之所。 <p class="ql-block">一座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它高达32米,长83米,宽41米,以1925年青年毛主席形象,由八千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重达 2000多吨。雕塑的头部通过细腻的表情刻画,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沉思的神态,生动地诠释了"心忧天下"的胸怀;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整个肩膀占地 1000多平方米,象征着"胸怀大志"。32 米的高度,则象征着毛泽东 32岁时在此写下不朽诗篇《沁园春.长沙》的青春岁月。</p> 来到橘子洲头,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合影留念,是每一位游客必不可少的打卡项目。站在雕塑前,仿佛能穿越时空,与伟人进行一场心灵对话,感受他当年的意气风发与壮志豪情。 站在橘子洲头,扶着栏杆,望着眼前宽阔的湘江,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股豪气也随之从心中涌起。我站在这里,心中一遍遍默诵着《沁园春长沙》,一边默诵一边想象、感受毛主席的胸襟和理想。只有有着宽阔胸襟和崇高的理想才能写出大气磅礴的诗篇! 来湖南研学实践活动的学生们集体背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眼前的湘江静静流淌着,湘江相当于湖南省的母亲河,湘江滋润着湖南这片土地,哺育着一代代湖南人民,孕育出了独特的湖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