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上海出生在常州,呱呱坠地时,命运的阴影便笼罩了他的一生。母亲生他时,家中已有七个兄姐,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父亲靠拉黄包车养家,母亲在纺织厂辛苦工作,抚养七个孩子已是重负。小上海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更加捉襟见肘。在他两岁时,母亲无奈之下,将他送给了阿姨的同事领养。</p> <p class="ql-block">阿姨的同事在上海,结婚多年未育,丈夫解放前是国民党谍报人员。小上海被送到上海,成为他们的养子。民间常有多年未生育的夫妻抱养孩子以“压子”,小上海的到来,给养父母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乖巧懂事,养父母视如己出,疼爱有加。七岁时,养母意外得子,两口子喜出望外,感谢上苍有眼,感谢小上海的到来。养母生下弟弟后,对小上海依旧疼爱,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养父作为国民党谍报人员首当其冲,被红卫兵揪出来批斗、游街,剃阴阳头,抄家,并关进了牛棚,工资也被停发。一家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战战兢兢勉强度日。上初中的小上海入团无份,也不能参加红卫兵,黑七类的成分让他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生性活泼外向的小上海变得郁郁寡欢。他脑筋灵活,想到与其在上海看不到前途,不如回常州。1968年,在征得养父母同意后,小上海顺利把户口迁回了常州,成了根正苗红的红二代,结束了被抄家、父母被批斗的日子。但两岁就离开常州的小上海,对亲生父母、兄姐没有感情,一家十口人挤在老破小的房子里,他们也嫌弃小上海占了他们的地方。他很想念疼他养他的养父母,弟弟也念叨着想小上海回去。</p> <p class="ql-block">弟弟想哥心切,在17岁那年暑假来常州探望哥哥小上海。兄弟俩见面激动万分,小上海带弟弟到处游玩,并带他去了武进小河外婆家。那天天特别热,弟弟自认水性很好,在乡下野游时不幸溺亡。小上海抚摸着弟弟的尸体,撕心裂肺,捶胸顿足地大哭:“是哥哥害了你,你走了我怎样向姆妈爸爸交待?”养父母接到死讯,痛不欲生,人死不能复生,这件事让小上海内疚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1968年小上海从上海迁回常州,两个月后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放到金坛茶埸。小上海想早知道2个月就要上山下乡,我就不瞎折腾了,常州虽然是生他的故乡,但对他来说是那么陌生,上海有疼爱他的父母,还有一起长大的发小,这份情他一辈子难以割舍。那年小上海已经35岁,农场一位好心人对小上海说:“隔壁农场有位30岁的老姑娘,那姑娘父亲原先是常州布庄的老板,不太会做家务,你俩是不是凑合凑合?”小上海想,我都35岁了,眼看返城无望,要当老光棍了,她不会做家务我会做,就这样两人在知青宿舍结了婚。</p> <p class="ql-block">1979年知青全部返城,小上海夫妻因都是农埸职工,在80年代初最后一批返城。那个多口之家容不下他们两人,起初两人租了8平方的小屋作为落脚之地,到后来总算单位分了60平米的一套单元房,这60平方的小区房他们一家现在仍住着。不久妻子怀孕了,在等待孩子出生前,小上海心里忐忑不安,等护士把儿子抱出产房,小上海两滴眼泪夺眶而出,他想生个儿子将来肯定是跟我一样的命。果然如此,儿子读书读到初中就读不下去了,没文化又不大会跟人交流,像他妈妈,内向木纳,找了个装卸工苦力的活,每月工资3000元。儿子40多岁了,没钱没房没车,十足的三无产品。小上海心里也很着急,对儿子说:“你好坏也找个老婆,让我好安心,你不找人,我死不暝目。”儿子说:“找什么找?我这条件上哪找?等下找了,离婚比结婚还要快。”的确,小上海一家挤在60平方的老小区里,有哪个姑娘愿意裸婚。如今小上海不再怨天忧人,自己生下来带来的是苦恼,他决定不要把苦恼传给儿子,就顺其自然吧。</p> <p class="ql-block">小上海把全家开支规划好,自己3000多元工资负责吃用开销,老婆的工资用于全家看病治疗,儿子的工资让他存起来养老。小上海现在已经76岁了,但人们还叫他小上海,他已看破红尘,不自找苦恼,活一天就开心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