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鸦雀原是褐翅鸦雀的亚种,但现在基于形态学、声音和遗传差异,现在被认定为独立物种。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西南部至云南西北部有分布,具体范围从雅砻江向西南延伸至云南丽江山脉和洱湖东部区域。云南鸦雀栖息于海拔900-2800米的灌木丛和草地,有时出现在森林边缘或森林开放地带。</p><p class="ql-block">在云南丽江石鼓镇、沿着金沙江边的树木和灌木丛,听说有着小群的云南鸦雀在那里活动与繁殖。13号下午7点我们驱车到了石鼓镇附近,沿着金沙江边一路找寻,刚刚下车,便远远的看到有两只鸟飞到了芦苇上,举起相机瞄准,那格外显眼的白眼眶鸦雀一看正是心心念念的云南鸦雀。于是便慢慢靠近拍摄,无奈芦苇丛有些杂乱,鸦雀钻进去就藏头露尾的拍不着。此刻天色慢慢暗了,便回宾馆休息,期待次日有更多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我们便来到头天看到云南鸦雀的路边。仔细倾听云南鸦雀的声音,再循声而去。此刻发现现在的鸦雀基本上都配对了,几乎都是成双出现,有些嘴上还叼着食物往附近树丛里飞去,估计在育雏了。这个时期的鸟不像求偶期时爱站在枝头鸣唱,而是自顾自的忙碌着。鸦雀的活动范围很大,本就爱动,跳来跳去,一刻不停留。我们随着鸦雀飞行的方向从路边到田坎,从草丛到麦田,从树林到江边,看得到,拍不到。加之草丛、树丛遮挡太多。就这样一直追着鸦雀爬上跳下,又是钻树丛又是跨沟壑,折腾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拍摄到满意的照片。倒是把附近云南鸦雀的生境走了个遍。这里靠着江边, 有农田,灌木丛生,树木茂盛,鸦雀爱吃的草籽、种子及果食充沛,很适合它们的生存与繁殖。也了解了这段时间云南鸦雀的习性。于是我们再次沉静下来,耐心的守候。终于机会来了!尽管离得还有点远,但我终究还是清楚完整的记录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云南鸦雀长约12-13厘米,具有暗栗色的头顶至最上部的背部(有时隐约可见灰色颈背),头部两侧颜色较浅,与温暖的棕色上半身形成对比;翅膀上部和尾巴呈深棕色,飞羽边缘有较亮的淡黄色至白色;下巴、喉咙到下胸为灰白至白色,带有明显的深栗色条纹,与其余淡黄色调的腹部明显区隔;虹膜为奶油白色,黑色眼环被白色眶周环包围;喙为黄褐色至白色,嘴峰黑色;腿灰色至淡橄榄色。</p> <p class="ql-block">云南鸦雀目前的罕见指数为9.76。云南丽江的石鼓镇及攀枝花附近有发现和记录。或许沿着金沙江相似的生境说不定能找到更多云南鸦雀的身影。野拍的乐趣就是这样,这次拍摄也算是观鸟以来比较费力的一次了。从开始追着鸟拍不到,到后来的守候能够完整拍摄记录,是学习的过程。了解了鸟的生境,了解了鸟的习性,才能靠近鸟,与鸟和谐相处。</p> (2025.5.16摄于云南石鼓镇)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e5SGDjgWOknMCm040CCRk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