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铸魂,育梦荣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力C证培训1班

盘盘脸。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的通知》(渝教师发〔2024〕6号)精神,提升我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025年5月19日,荣昌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C证培训(1班)在重庆市荣昌区棠城小学正式开班。</p> 开班动员,明确培训目标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德体卫艺科负责人李相乾强调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学生成长及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明确此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从早从小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更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员李章红对培训的时间安排和考核方式进行了说明。本次培训对象涵盖中小学学科教师、班主任及学校管理人员,为全方位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奠定基础。</p> 专业引领,夯实理论基础 <p class="ql-block">  上午由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夏江东进行授课,培训伊始,夏老师以“五育润心,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阐述了教师态度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以详实数据让教师直观认识到自身态度在学生心理健康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引导教师树立积极正向的教育态度。在“心理健康教育观: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环节,夏老师通过对比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让教师深刻理解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方法。</p> 学科融合,探索心育路径 <p class="ql-block">  在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方面,培训详细解读“2025年重庆市中小学‘五育润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赛心育融合课评分标准(试行)”,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维度,为教师开展心育融合教学提供清晰规范。还介绍“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并针对各学科给出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要点,如语文借助优秀文化熏陶、数学通过逻辑推理培养等,指导教师在不同学科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p>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重庆市第十ー人民医院黄兴东带来“筑牢心理防线,守护心灵成长——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讲座。</p> 聚焦学生心理现状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黄老师通过《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 - 2022)》等权威报告数据,揭示严峻现状:中国青少年群体14.8%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风险,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3000万人面临情绪或行为问题,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抑郁检出率分别超10%、30%、40% ,6 - 16岁在校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达17.5%,自杀行为呈上升趋势。接着详细</p> 剖析风险因素与症状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详细剖析青少年抑郁障碍风险因素,涵盖生物学、心理学、环境因素等并。介绍抑郁症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等)、心理症状(思维迟缓、焦虑等)、躯体症状(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 ,帮助教师全面认识。</p> 传授干预技能与方法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还介绍了诸多实用技能。如“STOP”情绪控制法,即Stop(停止动作)、Take a step back(退后一步)、Observe(客观观察)、Proceed mindfully(带着觉察行事) ;应急工具TIPP技能,包含通过温度调节、调节呼吸、配对式肌肉放松等方式改变身体化学成分,缓解极端情绪。</p> <p class="ql-block"> 在危机应对知识方面,黄老师详细阐述心理危机种类,包括发展性危机(升学、毕业等人生转折产生)、存在性危机(思考生命意义等引发)、境遇性危机(自然灾害、事故等超常事件导致) 。强调危机中蕴含转机,可促使人们寻求帮助、实现自我成长。重点提及自杀预警信号,涉及行为(自我伤害、回避社交等)、情绪(长期抑郁、波动大等)、言语(表达不想活、讨论自杀等)、生理(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等)方面,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警觉性。</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认真聆听,在互动体验中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有效提升了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筑牢防线。</p><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后续培训将继续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领域展开,助力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