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未有闲,骑车去!</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7日8点20分我和安老师二人从鸡泽县出发经曲周、肥乡、广平、魏县向南骑行。人借风势,风助人威,一路风驰电掣,中午12点就来到骑行的第一站一一100公里之外的河南省南乐县仓颉庙。</p> <p class="ql-block">仓颉陵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十八公里吴村。</p> <p class="ql-block">这里座落着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陵墓。汉朝以来,这里是历代贤哲文人朝拜的胜地,受百王景仰、万圣崇尊,被北宋名臣寇准称为“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p> <p class="ql-block">仓颉创造了中华汉字,被尊为“三教之祖”、“万圣之宗”。</p> <p class="ql-block">文字是灵魂的印记,仓颉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仓颉的创造,如同一道流星划破黑夜,为人类带来了文字的曙光,词句的优美,宛如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思想的宇宙,照亮了人类文明的长河,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仓颉陵高大雄伟建造科学,陵墓是仰韶、龙山乃止商周的古文化遗址,是中华五千年之根基。</p> <p class="ql-block">一点半游完仓颉庙,在吴村饭店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饭后向东骑行10公里到河南省南乐县岳村集一一小岳岳老家。</p> <p class="ql-block">打卡留念,继续骑行,目标:冀鲁豫三省交界碑。</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10分到达冀鲁豫三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界碑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西南的毕屯村西约三公里处,地处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三省交界点,由国务院勘立,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其坐标可通过麦田中的三棱石质界碑确认,碑体三面分别阴刻“山东”“河南”“河北”字样,对应三省方向。碑高80公分,三棱柱状,2013年建立。是中国41处三省交界点之一,兼具行政区划标志与人文交融象征。</p> <p class="ql-block">4点半从三省交界向河北省大名县城骑行,晚上6点40分到达大名府。今天骑行201公里,找宾馆入住,准备夜赏古城。</p> <p class="ql-block">大名府明城墙:千年古城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夕阳洒在大名府明城墙上,为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之一,大名府明城墙始建于唐朝,历经宋、金、元、明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现存城墙约5公里,是大名府最壮观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俯瞰,古城风貌尽收眼底。外城河环绕,内城街道纵横,远处的现代建筑与近处的古老城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令人震撼。2025年3月,当地政府对城墙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缮,新增了夜间灯光秀项目,每周五、六晚上7:30开始,通过现代光影技术重现古城历史场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灯火辉煌,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大名府曾被称为“北京”,源于北宋时期的陪都制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为加强北方防御并巩固对辽国的战略威慑,朝廷采纳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府升格为陪都,定名“北京”,与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并称“四京”。</p> <p class="ql-block">在北城门观罢灯光秀,向东北骑行4公里,我们来到大名县石刻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大名府第二大著名景点——五礼记碑。这块全称为"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的巨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赑屃驮石碑,通高12.34米,宽3.04米,重达140.3吨,堪称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石刻博物馆中的弘敬阁灯光秀是大名县又一亮点。</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石砌的古街,灯火阑珊,仿古建筑鳞次栉比,仿佛穿越到大宋王朝。</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半回到宾馆住宿,第二天5点半离开大名府回返鸡泽县。上午9点40分骑行92公里顺利到家,圆满完成本次三省交界骑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苦修正果,不言心累,不诉烦恼,不为风光,不为炫耀,只为心中那份执着,只为实现真正的自我。感恩骑行路上有朋友相伴,期待与你在骑行路上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