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吴哥(上)

<p class="ql-block">柬埔寨闻名于世的地方便是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曾经看到过的一些名称:扶南、占婆、暹罗、真腊等,历史上都与此有关。</p> <p class="ql-block">吴哥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1201年,前后历时400年。现存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建筑杰作。</p> <p class="ql-block">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这次旅程安排了吴哥古迹的小圈、外圈和外围主要遗址,我们走过的每一处都是风景、也是历史。</p> <p class="ql-block">1、通王城(Angkor Thom)。也称大吴哥,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现存遗址主要由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重建。 </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桥。桥两侧的石雕为修罗与阿修罗合力搅拌乳海获取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两侧各有27座雕像,高2.2米,跪坐姿,合力报持巨蟒用力拉扯。</p> <p class="ql-block">观察雕像的面容可以分辨他的身份:眼睛细长、表情含蓄的是修罗(天神),怒眼圆睁、表情凶恶的是阿修罗(魔鬼)。</p> <p class="ql-block">通王城呈正方形,四周被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环绕,每边长约3公里,王城共有五座城门,每座城门上方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这是南门。城门高达23米,上方为巨大的四面佛像,是吴哥古迹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吴哥城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巴戎寺,走起。</p> <p class="ql-block">2、巴戎寺(Bayon)。吴哥城的中心矗立着雄伟的巴戎寺,由阇耶跋摩七世(公元1181—1219年)修建,是他晚年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寺院。</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外观模仿须弥山而建,由五十四座佛塔组成,代表着当时吴哥王朝所辖的五十四个州。</p> <p class="ql-block">穿过石柱林立的门廊,迎面便是高耸的塔楼,上方是巨石垒砌的尖塔,四面均浮雕出一张人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四种情感,被称为“四面塔”。这是模仿阇耶跋摩七世相貌,面带微笑,温和慈善。</p> <p class="ql-block">在回廊的任何角落,只要抬头向上望去,视线穿过建筑的缝隙,都可以看到塔楼上的面像。</p> <p class="ql-block">49座四面塔和5座四面塔式的城门,总计216张菩萨的面容,这些静穆的微笑,理性而又神秘,被誉为“高棉的微笑”,也是柬埔寨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凝视周边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无所不在的微笑,让燥热的天空也变得安静。</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回廊上刻满了浮雕,是了解当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阇耶跋摩七世是高棉帝国最受爱戴的国王,一生曾有三次当国王的机运,但前两次他都放弃了。1178年,占婆人(今越南)两次入侵高棉、洗劫高棉都城,阇耶跋摩七世率军反击,经过三年苦战,大败占婆人,光复吴哥。</p> <p class="ql-block">1181年,56岁的阇耶跋摩七世成为国王,在位期间吴哥王朝达到鼎盛,这所他所修建的寺庙,留下了这场战役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出征前表演场景。</p> <p class="ql-block">繁茂扶疏的树木下,士兵出征。</p> <p class="ql-block">战斗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这上面人物的样貌特征,妥妥的宋代汉民族形象。</p> <p class="ql-block">平民的日常生活,活泼自由。</p> <p class="ql-block">3、巴芳寺(Baphuon)。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乌岱亚迪亚跋摩二世(公元1050-1066年)献给湿婆神的国寺,就在吴哥城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条172米的引道,用1米高的石柱架高,密而坚实,石柱上下两端都雕刻了莲花。这条保存完整的壮观引道,是巴芳寺的特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巴芳寺是一座须弥山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p> <p class="ql-block">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戎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p> <p class="ql-block">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铜塔”应该就是巴芳寺。</p> <p class="ql-block">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巴芳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p> <p class="ql-block">殖民地时期,法国远东学院曾经计划修复巴芳寺。许多建筑的石块,编号、登记、组合,后柬埔寨独立,内战爆发,巴芳寺的整修计划弃置,资料被毁,人员被杀。</p> <p class="ql-block">天灾人祸打断了文明,只有黑黝黝的“石莲花”在默默绽放。</p> <p class="ql-block">4、战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建于十二世纪末,曾是国王挑选坐骑、举行检阅庆典仪式的地方,盛大的斗象大会上只有最后胜出的大象才能成为国王的坐骑。</p> <p class="ql-block">象台后方的石门连通王城。巨石砌造的台基宽350米,长长的石基上雕刻着一整排托举象台的金翅鸟。</p> <p class="ql-block">象台的主角是大象,每一组大象只雕出三个立体头部,三头大象头戴宝冠,象鼻如列柱下垂,卷起一簇簇的莲花花蕾。</p> <p class="ql-block">除了立雕的象头,台基墙上还有平雕的骑着大象行猎的画面,被岁月模糊的线条依旧灵动。</p> <p class="ql-block">战象台正东是一片大广场,曾经,凯旋的军队从胜利之门进入城内,浩浩荡荡的象队在象台前接受国王的检阅。</p> <p class="ql-block">5、十二生肖塔(Prasat Suor Parat)。战象台广场对面掩映在绿树林中的红砖建筑是十二生肖塔,十二座小塔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建筑没什么特色,传说有点惊人。</p> <p class="ql-block">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记载:两家争讼,莫辨曲直;国宫之对岸有小石塔十二座,令二人各坐一塔中,其外,两家自以亲属互相提防。或坐一二日,或三四日,其无理者必获症候而出:或身上生疮疗,或咳嗽发热之类,有理者略无纤事。以此剖判曲直,谓之“天狱”。</p> <p class="ql-block">6、茶胶寺(Ta Keo)。又称塔高寺,阇耶跋摩五世(公元968—1001)在大约公元1000年前后兴建,但半途而废。</p> <p class="ql-block">未完成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建造中遭雷击,王室认为不详;有说是石头太硬,不适于雕刻。</p> <p class="ql-block">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p> <p class="ql-block">此寺建造过程中跨越两个王朝,因此四面门中仅有东面大门有雕刻,由此了解所有吴哥窟建筑都是先将石头堆积再行雕刻,即为“先堆后雕”。</p> <p class="ql-block">雕刻的细线、镂空、旋转弯曲的图案,都一一减轻了原来石块结构的力量,使原来石材的庄严沉重变成轻盈华丽。</p> <p class="ql-block">茶胶寺并没有经过很多装饰,也正是它的简洁建筑风格让它享有一定的建筑地位。</p> <p class="ql-block">顺带提一句,茶胶寺的修复由中国政府援建。 </p> <p class="ql-block">7、塔普伦寺(Ta Prohm)。也叫母庙,建于1186年,是阇耶跋摩七世登基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意为“祖先梵天”。</p> <p class="ql-block">阇耶跋摩七世登基后,选择内省方式治理王国,他修建庙宇、102座医院、坚固的石筑公路以及灌溉工程,为百姓创造一个平安至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阇耶跋摩七世为母亲建造了塔普伦寺,为父亲建造了圣剑寺,为功高的将军建造了塔逊寺,为百姓建造了草药浴医院涅槃宫,修建了“高棉的微笑”巴扬寺。</p> <p class="ql-block">统治了高棉王国400多年的国教印度教在阇耶跋摩七世执政期间被佛教代替。</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的特别,体现在树与庙的奇妙共生。</p> <p class="ql-block">15世纪暹罗人入侵、高棉被迫南迁都城,吴哥寺庙群被遗忘在丛林中400多年,直到1861年才被法国人发现。</p> <p class="ql-block">被遗忘的400多年里,塔普伦寺成了榕树和木棉树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顶端、基底和夹缝中生长着许多数百年的参天古树,树根盘根错节,形态各异,包围和抱持着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较量和相互依存的奇特关系。</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宣传页上的骑墙的老树,跟它合影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树在庙里、庙在树里的奇特景象,让塔普伦寺成为吴哥古迹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当然这里还是《古墓丽影》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8、吴哥寺(Angkor Wat)。又称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苏利耶跋摩二世(公元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被称作柬埔寨国宝。</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不在通王城内,它独立在大城的东南方1700米的地方。有独立的护城河,有四边的城门,有内墙外墙,其格局已远远超过一个“寺庙”的元素,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之城”。</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七头那迦:护城河的入口是小吴哥的守护者——七头那迦。它是印度神话中的雨神和水神。小吴哥的这个那迦雕塑很有气势,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那迦雕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从西边大门进入,是一条长长的引道,长350米、宽12米。这条引道被称为“天界桥”、“彩虹桥”, 它像一道彩虹连接了人间和天界,穿过这座桥,就从人间来到了神所在的小吴哥。</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小吴哥被护城河围在水中央,护城河的水源引自暹粒河。护城河有防御的功能,也是吴哥精密的水利工程之一,干季蓄水、雨季泄洪。</p> <p class="ql-block">另外,在印度教的空间宇宙中,护城河代表了环绕须弥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莲花池:进入主体建筑前,引道的两侧各有一个约长50米的方形水塘,其中右侧水塘较深,是拍摄吴哥窟水中倒影的最佳地点,也是欣赏吴哥日出的最受欢迎地点。</p> <p class="ql-block">侧面的视线看水中的吴哥建筑倒影,四座小塔护卫着中央一座最高的中心塔,给人浓重的时间沧桑感和圣洁感。</p> <p class="ql-block">吴哥窟宏大壮观的建筑造型,已作为柬埔寨的国家标志成为国旗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内部建筑保存相对好一点,能感受到当时的恢弘。</p> <p class="ql-block">回廊和壁画:小吴哥的回廊采用双层檐廊,增了遮蔽的空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这里据说是小吴哥的中心,方位绝对标准,惊叹一下!!</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回廊中那800米长的连环画一样的浮雕壁画,更是让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的壁画浮雕都是按照上中下三部分构图的。</p> <p class="ql-block">描述了印度教神话故事,叙述着天堂地狱、战争历史、人世间的爱恨情仇。</p> <p class="ql-block">有专家认为,小吴哥的浮雕最初是带颜色的,就是这样的红色。</p> <p class="ql-block">小吴哥的日出是游客不愿错过的美景,坐东朝西的格局,让小吴哥的日出充满魅力。</p> <p class="ql-block">当时寺庙建筑的设计者在这方面煞费苦心,每年6月21日夏至日这一天,站在西门的正前面,能够看见太阳直接从吴哥寺中央塔上空升起。在印度教中,6月21日这一天标志着太阳年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早五点就来到吴哥,已经有游客不断汇聚,都在迎接一次盛大的黎明。</p> <p class="ql-block">吴哥寺是吴哥城唯一一座朝向西方的寺庙,背向日出的东方,使五座塔尖在微亮的天际形成明显的黑色剪影。</p> <p class="ql-block">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周边寂静无声,人们期待着太阳划破天际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虽然太阳被云层遮掩,但也没能遮挡住太阳的光芒,周边的一切渐渐明朗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9、巴肯寺(Phnom Bakheng)。巴肯寺是9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耶苏跋摩一世(公元889—908)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寺庙,是国庙,用于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高67米,巴肯寺便成为凌驾于所有吴哥古迹的建筑物。在印度教的信仰中,宇宙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上住着湿婆神,“山”成为中心、稳定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山顶可远眺吴哥窟,从这样高度看下去,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巴肯寺建于平坦山巅,庙山呈陡峭的五级台基,底座的一层长76米,一层一层,逐步缩小。各层四周及通道两侧,布置了大大小小的石塔,共有60多座。</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顶的巴肯寺看夕阳是吴哥游客热门选择。——但是否看到,全凭运气。</p> <p class="ql-block">没有看到日落,但看到远方雷雨前一片片渐渐升起的薄雾,水墨画般风景,可惜手机拍不出那种场景。</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神庙笼罩在一片暮霭中,黑灰色的石头建筑展现出美丽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也看到了雷雨扫过后的天空彩虹,寓意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