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征文·李商隐]看似无题实有题

老菜苔

<p class="ql-block">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句真话,唐诗中名家诗词纷繁复杂,一辈子也读不清也颂不完的,也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的诗词了如指掌,更不可能将唐诗词去懂透懂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在浅读中我却觉得在浩瀚如海唐诗中诗意最难懂的,则是晚唐颇具才华的诗人李商隐的诗。因为他在诗中往往借助于运用典故,往往是逐句上几乎都用上了,其诗之意不易去了解透彻。加之他广泛运用先辈的所长,又运用自己的一种独创,诗句中常是喑用、借用或活用。运用了有许多绮丽的辞藻,所以李商隐的诗以独特风格蜚声唐代诗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是在许多名篇中佳句为多,我们平常津津乐道挂在嘴边的,许多都是来自于他的一些诗词里,而且常会去运用较多的也是他诗中的佳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商隐常用的典故多又冷僻,致使诗意很隐晦难懂,而且他常用《无题》来作为诗题尤多,或用诗中首句开头的一个词作为诗题。其清词丽句都很情深动人。善用那匀称的辞藻组成一幅斑斓的图案,最后才得知其意。其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佳句原本是李商隐用来描写爱情的绝唱。但我们可以运用于其他地方,作为表达自己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曾几何时,追求上进的一代人就常爱在思想汇报和决心书去用上这些佳句,表达出一颗积极向上的赤诚之心。这就能充分说明诗人其诗句的声、色之魅力了。所以李商隐的诗能吸引了无数人的钟情和愛好,不由得会让人感到是好诗佳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和运用。其实诗人是在用“无题“隐隐约约记录他内心的一种情绪,这也实际上是李商隐诗句上的创造。让读了他的诗后能自己去感觉和运用,虽然甚意还不易了解深刻,但可以学会去发挥和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少年得志的李商隐,但一生寄人篱下,失意潦倒,生活经历悲哀。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而遭受其冷遇和排斥,以致飘泊四方,穷愁潦倒。他在诗中用词精工富丽,构思细腻,其意婉转和谐,曲折细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远大抱负。但又夙愿难以实现,以其悲愤的经历使诗作影响颇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商隐在写诗时善于学习前人的艺术经验,又以其诗独树一帜蜚声唐代诗坛,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婉转地表现深厚感情。许多《无题》诗中佳句都感人肺腑。“相见时难别亦难”则是荡气回肠,原本是写一种别后的相思,而后被广泛运用于朋友间,同学群的共勉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记得,我们一群在青春年华时的同学几十年后再相会,大家看到已老去的好友们不由得会产生出一种共鸣,产生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愁绪。不得不佩服李商隐写的诗中婉转的诗句的魅力和才华。这都出自于他在政治上的潦倒和生活经历,在诗人的心灵中的产生出创伤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的诗词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特别是爱好李商隐诗的人也不比李杜少。这点就是促使李商隐的诗词的意义昭然若揭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仅管李商隐的诗难以理解,如果了解他的身世和查阅有关资料就能迎刃而解了。他写的诗一些朦朦胧胧的诗,并不为让你全明白,留有余地,让读者自找感觉。他的“无题”实有题,这实际是诗人的另辟蹊径的方法而已。就《锦瑟》为例,实际也无题只用首句开头二字,历代人体会各异,但其间的典故是值得查证和学习的,特别了解到李商隐的身世也只能知道大概罢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