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三朝古都洛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5年5月14~17号,在老战友联谊筹备组胡寿其、胡焕中、王茂松等首长的统领下,筹备组各成员、全连历届战友及军嫂的共同努力下,按照预定日程已经顺利完成了4天的炮三连有史以来最大阵容的老战友汇聚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叙旧联谊活动,这也为多数老战友在有生之年,了却了一桩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次聚会的前提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自愿参与为原则。截止5月17号统计: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山东12省份的47位老战友、7位军嫂共计54人参与了本次联谊活动。欣慰的是,虽然退役几十年,但军人的过硬作风依然不变,5月14号19点前完成了报到,17号早餐后离开洛阳下榻的城礼宾馆,最晚者也于午夜平安抵达了家乡。至此,炮三连乙巳年春夏之交的联谊活动圆满画上了一个句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4号晚餐在预定酒店举行,事前由老连长胡寿其组织召开了筹备组预备会。到达酒店后,曾任炮连三排长的王茂松担任值班长,列队报告给越战时时任连长胡焕中,按照报到花名册进行了点名。一曲《我是一个兵》军歌顿时响彻整个宴会大厅。血浓于水的战友情,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庄重的仪程,向我连越战烈士周建军和已故的几位连队老领导老战友集体默哀。然后由原381团崔参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联谊致辞。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两面鲜红的锦旗,老指导员胡寿其详细介绍了炮三连1975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和1979年自卫还击战时荣立集体一等功锦旗的来历。他说:炮三连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特别有生机、特别能战斗的连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各个历史阶段听党指挥,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都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指出,炮三连曾经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历史上从连营团师军级单位均有我连战友先后任职。随后他将自费翻印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日记》内部资料汇编一书赠予战友人手一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报到至入席时刻,战友们相互拥抱致敬、握手言欢,40多年前一起生活、磨爬滚打的场景历历在目。酒助雅兴,大家推杯换盏,有才艺的战友登台献唱,现场温馨欢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5月15号早餐后,战友们在城礼宾馆大门外台阶处集合,进行连队合影留念,然后以班排为单位或自由结合方式拍照,把美好瞬间定格在方寸之中。9时许,乘专车前往白马寺参观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有“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祖庭”“释源”之称谓,是全球唯一有着中、印、缅、泰四国文化风情的国际化庙宇。占地面积34000余平方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他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寺院。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2025年4月22日,白马寺内存疑的狄仁杰墓主人,已被专家认证为狄仁杰。午餐在景区内安排,随后返回宾馆稍事休息,14点集合前往每位战友心心向念的原部队老营区怀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首站老团部。战友们列队喊着口号进入老团部新友军驻地,参观高耸的营房、现代化训练场及部分新式装备。老团部已经无踪可寻,什么XXX机关、XX连、XX连、XX连、卫生队、军人服务社等,那都是一种记忆。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原来由三营到团部一条羊肠小道亦不见踪迹。现由白草坡前一条贯穿东西与南北的宽阔马路直达三营驻地。营部东侧的7、8、9连营房已经不复存在;营部和机枪三连的部分营房尚在,已改做学生宿舍。炮三连的老营房全部消失,场地被当地政府建设一座才艺学校和初中部教学楼用于教育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原来操场北侧的炊事班和食堂全部拆除。唯一有迹可循的地标方位只有2处:一是营部东侧前方、7连西侧前方一座“612高地英雄连”纪念碑墙;二是操场东北侧方位的全营生活所用的圆形红砖结构供水塔还在。通往后山的打靶训练场已改做XX军基地。经实地考察,战友们感慨,祖国的建设发展速度,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绝不为过。参观结束后,战友们依依不舍,继续打卡留念。是啊,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几十年过去,那必定是战友们曾经奉献过青春的地方,岂能轻易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5月16日,7点半宾馆自助餐后,8点半左右驱车前往龙门石窟参观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石刻艺术群,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石窟寺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传承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文化、艺术价值。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2007年5月,龙门石窟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近午时分,景区用餐后,战友们不辞辛苦,专车直达少林寺AAAA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嵩山少林,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其建在少室山下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5年),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从天竺国来到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创禅宗,少林遂被世界佛教界尊为“禅宗祖庭”,达摩祖师被奉为“东土禅宗初祖”。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唐王李世民有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这里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如今的少林不仅因其神秘古老的禅宗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少林常住中轴线现有七进院落,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保存宋、明、清建筑多座,是一处禅、武结合的文化圣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林塔沟武术学校每年都吸引大批学子,甚或洋弟子习武健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战友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请保重好身体,期盼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再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特别鸣谢洛阳“光棍导游”四天来的跟踪服务;感谢城礼宾馆全体员工热情周到;更感谢筹备组王茂松、夏同宝、章自林、董万通、蔡清安、袁祥金等老战友对吃、住、行一系列贴心服务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陆军127师步兵381团三营炮连联谊会筹备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统审 胡寿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影 袁祥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供稿 董万通</span></p> <p class="ql-block">联谊会筹备组预备会。</p> <p class="ql-block">5月14号晚餐前举行的联谊会仪式。</p> <p class="ql-block">5月15号早上分别举行的连排班或自由结合合影。</p> <p class="ql-block">5月15号合影留念后,进入第一个景区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5月15号下午2点进入381团老团部和三营营区怀旧。</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早餐后进入龙门石窟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下午2点进入少林寺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5月15晚在洛阳宴天下第一水席园共进晚餐。餐前战友们分别自我介绍了退役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