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大军区成立时领导名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京军区</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是1955年成立的原七大军区之一,主要负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五省一市的军事事务,总部设于南京。其前身可追溯至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等部队,历经多次编制调整。</p><p class="ql-block"> 1985年与福州军区合并,整编为新的南京军区,下辖五省一市军区及陆军集团军等部队。作为对台前沿指挥机构,南京军区综合实力突出,管辖区域经济发达、战略地位重要。</p> <p class="ql-block"> 1.司令员:向守志 上将</p><p class="ql-block"> 向守志(1917年11月28日-2017年9月2日),原名向守芝,四川宣汉人,祖籍湖北麻城。1934年参加红军,1935年入共青团,19<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19"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显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102, 119); color: black;">36年</multi-find-1-extension>转<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3"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显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0, 255, 0); color: black;">中共</multi-find-1-extension>党员,历经长征,三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参加百团大战、林南战役,任太行军区第十团团长,率部在冀南、太行抗日根据地作战。以勇猛著称,曾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日军优势装备。解放战争参与邯郸、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曾任旅长、师长。</p><p class="ql-block"> 1951年任第15军44师师长,指挥上甘岭战役。1955年授少将军衔。1960年后历任西安第二炮兵技术学院院长、第二炮兵(现火箭军)司令员。1982—1990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授上将军衔。2017年9月2日于南京逝世,享年99岁。</p><p class="ql-block"> 向守志将军一生战功显赫,被誉为“身经百战”。是解放军从“小米加步枪”到导弹<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10"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显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102, 119); color: black;">部队</multi-find-1-extension>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其贡献与精神深植于中国军事史册。习近平总书记曾为其题词“国无德不兴”。</p> <p class="ql-block"> 2.政治委员:傅奎清 中将</p><p class="ql-block"> 傅奎清(1920年11月28日-2022年8月28日),原名傅义先,湖北英山人,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父亲傅子云为红军战士。11岁参加儿童团,18岁入党(1938年),早年任县委秘密交通员。</p><p class="ql-block"> 1939年加入新四军,历任连指导员、股长等职。1942年指挥柏家圩伏击战,全歼日军小队及伪军中队,俘获日军小队长,此战载入《中国战典》。解放战争参与苏中、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历任团政委等职。</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期间任师政治委员,回国后历任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黑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委书记、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1985年起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授中将。</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102岁。百岁寿辰时仍以原南京军区政委身份受关注,革命精神延续至生命终点。傅奎清一生历经战火与建设,军政贡献卓著,是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3.副司令员:郭涛 中将</p><p class="ql-block"> 郭涛(1926年—2011年),河北省魏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正式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等职,参与反“扫荡”、千里跃进大别山、襄樊、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师炮兵指挥部参谋长、团长、军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师长等职。1970年后历任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1985年晋升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11年11月3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 郭涛将军虽战功卓著,但淡泊名利。例如在襄樊战役后,拒绝为烈士纪念碑撰文,要求突出烈士贡献而非个人功绩。他一生历经战火洗礼,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其军事才能与高尚品格深受战友敬重。</p> <p class="ql-block"> 4.副司令员:王成斌 中将</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男,汉族,1928年1月生,山东省掖县人。1944年8月加入八路军,1945年10月入党。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表现出色,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如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历任31军营长、团长、师长和副军长等职务。1983年,担任南昌陆军学校校长,1985年成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授中将军衔。1990年,王成斌接替周衣冰,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直到1993年卸任。</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和平时期积极训练部队,提升军队战斗力。他得到了多位高级将领的称赞,如皮定均称他为“活地图”,许世友对他的战斗能力也非常认可。</p><p class="ql-block"> 王成斌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他成为执掌京畿重地的合适人选。此外,王成斌将军还著有《王成斌诗词书法选集》,展示了他除了军事才能外,还在诗词和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p> <p class="ql-block"> 5.副司令员:唐述棣</p><p class="ql-block"> 唐述棣(1923年6月—2014年7月17日),安徽桐城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新四军。历任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与半塔集保卫战、谢家集攻击战等战斗。</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隶属第三野战军,在王必成指挥的第六纵队任营长,参加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华东战场关键战役。</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赴朝作战,参与金城战役。回国后历任团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1982年10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军事训练与战备工作。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14年7月14日在南京病逝,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 唐述棣将军一生历经烽火,从新四军战士成长为军区将领,其战功与治军贡献深植于我军历史。逝世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哀,范长龙、张震等送花圈。军区领导及社会各界300余人出席其告别仪式。</p> <p class="ql-block"> 6.副政治委员:史玉孝 上将</p><p class="ql-block"> 史玉孝(1933年4月11日—2005年2月12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人,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共青团,1953年11月入党。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1军1师宣传队宣传员,参与兰州战役等。1952年随军入朝,任志愿军团政治处、师政治部保卫助理员。</p><p class="ql-block"> 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委员、第1军政治委员等职。两山轮战时,与军长傅全有率部赴滇作战,运用抗美援朝经验(如坑道防御、炮兵战术),重创越军,成为“对越战争名将”。</p><p class="ql-block"> 1985年升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授中将军衔;1990年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4年晋升上将军衔,后调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2005年2月12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2岁。</p> <p class="ql-block"> 7.参谋长:刘伦贤 中将</p><p class="ql-block"> 刘伦贤(1943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奉贤人,贫寒出身。1961年4月加入第60军179师“临汾旅”,从士兵起步,历任排长、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参谋。</p><p class="ql-block"> 1980年9月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老虎班”(全军仅96人),系统学习战略战术;1982年毕业后历任作战部副部长兼一科科长、第12军参谋长,积累野战部队指挥经验。</p><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在百万大裁军背景下,福州军区并入南京军区,以41岁年龄由副军级直接升任军区参谋长,成为全军最年轻的大军区副职将领。任内推动军区整编与作战体系现代化,兼任军区党委常委、司令部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1990年4月后历任第31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93年授中将军衔。2000年逐渐退出一线。2017年12月去世,享年74岁。</p><p class="ql-block"> 刘伦贤将军以“士兵到中将”的跨越式成长,成为我军干部年轻化的标志性人物。他兼具参谋业务与野战指挥经验,在百万大裁军时期的关键岗位中展现卓越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