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志良 美篇号:37844102</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下午,我游览了洛阳关林。</p> <p class="ql-block"> 洛阳关林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关林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启圣殿、财神殿、春秋殿、石牌坊、林碑亭、墓冢。关林现成为海内外关庙中等级最高的庙宇,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传承地。</p><p class="ql-block"> 2001年3月,关林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992X—85)“关公信俗”的遗产地。201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p> <p class="ql-block"> 关林景区大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门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四个大字。这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大门,沿着红灯笼往前一直走就到了仪门。</p> <p class="ql-block"> 这门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改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正门上方“关林”二字匾额是由明末书法家王铎所题。仪门上悬挂着“威扬六合”匾,是慈禧太后亲笔题写。“威扬”,表示威名远扬;“六合”指天下、四方。意思是关羽的英名威震天下,这是对关羽忠诚和勇武的赞美,也是对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仪门前有明代铸的铁狮子,守护在关林庙的仪门前,见证了关林庙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在仪门东厢墙壁上有南宋岳飞所画的“关圣帝君像”;西厢墙壁镶“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画成。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名将,能诗善画,文武双全,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由仪门到大殿之间这条长35米,宽4米的石狮甬道,据碑文记载,这是由明代洛商捐资修建。36根望柱上,雕刻了大小104个石狮,分立在甬道两旁,像两例卫士夹道护卫。这些石狮个个活泼生动可爱。甬道东西两侧分别坐落着钟鼓楼,更为隆重的祭祀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过石狮御道为“拜殿”,是祭祀关羽的重要场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拜,香烟袅袅,氛围庄严。</p> <p class="ql-block"> “千古成圣世人崇,万世人极流传咏。” 拜殿下悬挂着很多牌匾,这些牌匾都歌颂了关羽的功绩和威望。</p> <p class="ql-block"> 拜殿西端还放置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所用的“青龙偃月刀”。这正是“千里寻兄不畏难,过关斩将显威严。忠心一片如明月,照耀人间万古传。”</p> <p class="ql-block"> 院内龙首柏,因树上有一枯枝状如龙首而得名。旧时人们多于树下祈子求福,望子成龙。</p> <p class="ql-block"> 凤尾柏,因根部裸露生长,形似凤尾而得名,千百年来,民众多于树下表达盼女成凤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拜殿后为正殿,也叫启圣殿,殿门上方悬挂由慈禧太后题写的“气壮嵩高”匾,特引人注目。这是关林的主体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弘。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p> <p class="ql-block"> 启圣殿内正中,供奉的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公像高约6米,头戴冕旒,身着龙袍,手持七星笏板,庄严肃穆,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凸显了关羽的尊贵地位。</p> <p class="ql-block"> 关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赤壁之战后镇守荆州,219年北伐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遭东吴偷袭荆州,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县)遇害。后世被视为“武圣”与孔子并称</p> <p class="ql-block"> 关平是关羽长子,是关羽的副将,在荆州失守后,随父退守麦城,与关羽一同遇害。关平因父亲关羽声望而被后世尊崇。在民间信仰中,关平与周仓一同作为关羽的侍从出现在关帝庙中。</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是林庙内的二重主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殿上方悬挂“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财神殿是拜神祈福的场所,也是了解关羽文化和历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内供奉着武财神关羽的塑像,左侧站立手捧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立手持大刀的周仓。</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内东墙壁画正中是武财神关羽,两侧是文财神比干和另一武财神赵公明。</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西墙壁画正中为关公,两侧是药王孙思邈和火神。</p> <p class="ql-block"> 娘娘殿,位于财神殿东配殿,始建于1592年。殿内供奉的是关羽的夫人胡氏、儿子关平和女儿关氏,民间传说胡氏具有祛病送子的神力,因此许多人来此祈求祛灾和送子。</p> <p class="ql-block"> 五虎殿,位于财神殿西配殿,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修,是研究三国文化的重要遗迹。</p> <p class="ql-block"> 五虎殿主祀蜀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塑像象征忠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财神殿后是“春秋殿”,是关林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p> <p class="ql-block"> 春秋殿前,还有两棵“旋升柏”和“结义柏”奇异树。</p> <p class="ql-block"> 春秋殿内正中供奉有关公坐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右侧是关公睡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侧是关公夜读《春秋》像</p> <p class="ql-block"> 碑亭,又称敕封碑亭,建于关林(冢)前方。亭内立“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p> <p class="ql-block"> 关林墓前有两座石坊,前面一座高10米,宽6米,正额题有“汉寿亭侯墓”,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后面一座较小一点,正额题有“中央宛在”,背面书“英雄千古”,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两坊柱面分别镌刻有不同时期的对联,均歌颂关羽之作,体现了对关羽的高度敬仰。书体集篆、隶、行、草、楷五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关羽冢,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被杀,曹操将其首级礼葬于此,或称“钟灵处”,围墙始建于清。</p> <p class="ql-block"> 关羽陵墓石门修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门额题“钟灵处”,墓门两侧对联:“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门上有两个小孔,为民众来此祭拜关公祈愿时投币祈福所用,这一习俗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关林对面广场南端的古戏楼“千秋鉴”,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专为祭祀关公演戏所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过去祭祀关公,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都会在这里唱大戏。不过《走麦城》是不能在这里唱的。</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关林游览,让我深感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不仅让我领略到关羽的英勇形象,及其“忠义仁勇”精神,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谢 谢 观 赏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赵志良制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2025年5月2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