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古桥,至今已近千年。它与河北赵县“赵州桥”、北京宛平“卢沟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并列,号称中国四大古桥。这就是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8日,一个风清日丽的日子,我坐在桥头留下纪念照,开启了我的洛阳桥的探访</p> <p class="ql-block">要说这洛阳桥,还得从洛阳江说起;泉州城东十公里外,有一河流,名曰洛阳江。大约是公元1700年的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京都洛阳世家大族因躲避灾难,南渡至此。为纪念其来自京都洛阳,将这条河流命名为“洛阳江”。其族群聚集地亦名为“洛阳镇”,现仍在洛阳桥北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说到洛阳桥,必须要说到蔡襄。蔡襄,福建仙游人,北宋官员,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蔡公曾两任泉州太守,在其任上主持修建完成了洛阳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千百年来,洛阳桥不仅给予洛阳江两岸人们往来交通便利,更极大的促进了宋元时期以及后世的海上贸易,奠定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坚实地位。</p><p class="ql-block">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地政府在洛阳桥塑起蔡襄雕像,纪念蔡公的伟大功绩。</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始建于1053年,至1059年建成,前后用了6年。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克服了资金、技术和人力等多方面的困难,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也是古代大型石桥建造的工程杰作。被赋予“海内第一桥”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我国现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甚至称赞“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也叫“万安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桥梁上跨洛阳江水道,全长834米,宽7米,全用花岗岩构成。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相互构连。重达15吨的巨幅石条,铺设成桥面。46座桥墩,两头尖尖,形如小船,最大程度的减少水流冲击力。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湛,在科技与装备极端发达的今天,仍令人为之赞叹!</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其建造技术体现了宋代工程技术的巅峰水平;为巩固基础,分散潮汐和水流对桥体冲击,采用“筏型基础技术”;即在河道中抛置大量石块形成矮石堤作为桥基,这样可以有效分散桥体压力并抵御水流冲击。巩固桥基。</p> <p class="ql-block">桥面上铺设的巨幅石条,目测约有十五、六吨重,如此重物,古人是怎么运到位的呢?从资料记载得知;<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古代工匠们巧妙的借</span>助潮汐涨落,用木排浮运将巨幅石条运至桥墩,再通过潮水浮力精准安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的巧妙利用。这一伟大创举被总结为“浮运架梁法”</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为加固结构,在桥墩上种植牡蛎,利用牡蛎分泌的黏性物质填充石缝,增强桥墩的稳定性。这是世界首例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p> <p class="ql-block">桥的两端各有一尊圆雕将军石像,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上有许多艺术石雕,石狮子口含石球,昂首挺立。望柱挺拔,石塔玲珑。石将军庄严肃穆守护桥头、月光菩萨慈眉善目注视海面。石刻碑文、摩崖石刻、蔡襄祠、昭惠庙、义波祠……分布在桥体及四周的众多文物古迹,充分彰显它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桥中部有一座石洲。这座石洲是洛阳桥的文化承载地,在这里可以系统了解洛阳桥的前世今生,还可以近距离赏析历史碑刻和文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现存宋至清代碑刻12方,包括蔡襄《万安桥记》书法碑(桥南蔡襄祠),保留石将军像、石塔、石亭等附属建筑。其中月光菩萨塔刻有密宗六字真言,见证宗教文化交流。2021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成功连接了泉州与福州及内陆各地,成为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货物转运和南北经济交流,为泉州成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以泉州为起始地的海洋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见证了泉州的繁荣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代古泉州人的技艺与智慧,也印证千年世界海洋商贸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不仅仅是一座古桥,更是一座集历史、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的古代石桥。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不仅是作为交通枢纽沟通海洋贸易,更是泉州人的精神记忆和文化象征。泉州民间有谚语云:“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由此可见,在泉州人的生活中,洛阳桥是重要的文化精神符号</p> <p class="ql-block">2021年,洛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洛阳桥上,感受着内心深处传来那千年不绝的车轮滚滚,那此起彼伏的骡马嘶鸣,那络绎不绝的往来行人客商的欢声笑语,又怎能不被这屹立千年的“超级工程”深深的震撼。它凝聚古泉州人的技艺与智慧,也印证千年世界海洋商贸的辉煌历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