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地坛

川明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2188535</p><p class="ql-block">文/图:川明</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5月19日。在北京去地坛。只要不开车,还是很方便的,随便一地潜入地铁,就可在2号线雍和宫站出门就是。暂记个数字,截至2025年1月,北京地铁运营里程达‌879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可以亲身体会。</p><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十几年前我去过一次。那是作家史铁生去世不久,由于喜欢他的文字,尤其是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我读了好多遍。现场游览,体会不一样的心情,今天是故地重游。</p><p class="ql-block"> 《我与地坛》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启示录。这本书对北京地坛公园的景观与心理描绘,是史铁生在人生低谷时期,对生命意义、生死哲理以及个人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与领悟。</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内,与天坛遥相对应,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是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五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p><p class="ql-block"> 地坛占地面积42.7万平方米,有方泽坛建筑群、皇祗室建筑群和斋宫。此外,地坛内还有神库、宰牲亭、钟楼、神马殿等,是明清时期皇家祭地之用。占地约641亩,空间很大。</p> <p class="ql-block">  我预先做了功课,查一点纪念史铁生老师的专门地方,但地图上没有。只有老老实实游览公园。因为史铁生当年走遍了公园内所有能去的地方和每一颗树下。</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说是上帝给他专门安排的地坛公园。现在看,是两相成就。</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就有舞蹈相迎,感觉特好。</p> <p class="ql-block">  入园六十岁以上人员免票,其他人2元。近于免票,门票还不够工作人员值班费用吧。</p> <p class="ql-block">  庙宇一大好处是保存树木。这里也是古树参天,柏树居多。我个人对柏树特有好感,那特有的凉爽似乎真的是负离子多多。</p> <p class="ql-block">  已有报道有许多人在领养大树,现场看还真是如此,也有许多名人挂牌。</p> <p class="ql-block">  內坛。</p> <p class="ql-block">  祭台坛上的法器。现在这里能烧纸的地方全部封盖着,没有一丝的烟火,看起来特舒服。今天基本晴天。</p><p class="ql-block"> 祭坛这里史铁生老师没发感慨。有台阶近两米高,他的轮椅很难上来。</p> <p class="ql-block">  许多庙宇上的琉璃瓦。在这里可就近查看。</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内最大的好处就是方方正正,平平坦坦。所以史铁生老师说他熟悉园内所有的树木,路两边的古树应该都有大作家的信息和影像。</p><p class="ql-block">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这里的轮椅特别多。时代在进步,还有了许多电动轮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地坛如作为皇家专用,解放前肯定是大门紧闭,四处幽静。</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这里大部分还是土路,那时刚开放不久,许多娱乐形式还未回复,所以史老师有的是时间和空间发思古之幽情。但现在休闲人员众多,川流不息,园内成了乐坛、歌坛、舞坛、武坛等活动区域,一派祥和,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东北角设有运动器械场地,有高手在杠上翻转。</p><p class="ql-block"> 成为乐团的地方有好多处,不时有音乐和合唱旋律从林中传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北门有史铁生的书籍专卖店。还特别列出汪曾祺的书籍。不知道地坛与汪教授有什么关系,没资料介绍。</p><p class="ql-block"> 住的比较近?</p> <p class="ql-block">  作家余华在这里认养了古树,这也是网络热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