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60后,出生于壬寅年二月,如今已是六十有三。退休之后,我与爱人一起帮助女儿带孩子,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看着孙儿一天天成长,那些细小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千。对于大人来说,这些变化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一个孩子而言,每一次进步都是一种飞跃、一种突破、一种全新的自我。目睹孙儿美好的童年时光,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的那些趣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坐落在大滩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家有七个兄弟姐妹。大姐姐比我年长十六岁,而最小的弟弟只比我小三岁。父母亲每天都要上坡干活,姐姐就成了家里的“小家长”。在那个年代,都是大带小,相互扶持照顾。虽然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一件衣服常常是补了又补,轮流转着穿,但家里来了客人时能吃上一顿肉和大米饭,过年时穿上一件新衣服,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没有那些精美的玩具,但一块泥巴、一根树枝就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姊妹几个玩得最开心的莫过于藏猫猫、老鹰捉小鸡、跳绳、斗牛。哥哥自己动手做的竹子水枪、铁环、石子棋、木牛;姐姐做的鸡毛毽子,这些在当时都是“最高级”的玩具了。过年的时候,买上几毛钱的小鞭炮,拆开放进口袋里,每次都不舍得一次放完,一次只放几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们玩的都是现成的、新颖的、智力型的玩具,和我们那时候完全不同。但我们的玩具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虽然土了点,却乐趣无穷。那些简单的游戏和玩具,让我们每天都感到无比幸福。</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们姊妹几个在屋后面的大柿树下玩老鹰捉小鸡。那天阳光正好,微风轻拂,我们跑得满头大汗,却依然乐此不疲。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田野里,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格子,玩跳房子的游戏。虽然没有漂亮的鞋子,但我们穿着自己编制的草鞋,一样跑得飞快。这些游戏不仅让我们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 除了游戏,我们还会一起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会跟着父母去田里薅玉米草。虽然烈日炎炎,但大家有说有笑,干劲十足。有时候,我们会偷偷留下几个玉米棒子,等到晚上烤着吃。那种香甜的味道,至今想起来还让我垂涎三尺。冬天的时候,我们会跟着妈妈上山搂木叶背回家填牛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坑旁,烤着柴疙瘩火,听父母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些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的文化娱乐生活就是一年能看上几次电影,这可是件让人兴奋不已的事情。一个大院坝里人头攒动,席地而坐,墙头上到处都挤满了人。为了看一场电影,走上三四里路甚至十多里都不觉得累。看完电影回到家,往往已经半夜了,却一点也不觉得疲惫。</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散养”长大的。那时候的社会风气没有现在复杂,上学从来没有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接送过,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自己或者结伴上学,穿梭在山间小道上,一路欢歌笑语,放学后再一路打打闹闹回家。那时候放学后还要去干活,放牛、捡柴、割草样样都做,可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更开心。</p><p class="ql-block"> 回想那个年代的生活,物资短缺,零食是奢侈品。我们姊妹几个都会去山上寻找自然中的食物,如刺母儿、八月瓜、野草莓等。虽然物质条件不如现在,但那种简单、纯真、互助的生活方式,真的让人难以忘怀。如今,当我看着小孙孙在客厅的小围栏里玩耍时,总会想起自己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童年,生活相对现在过的很苦,但是,人们的思想都很单纯,很开心,人们没有攀比,没有炫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却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回味无穷。真</span>的很怀念过去的岁月,怀念我们的童年,怀念我们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快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希望孙辈们也能在简单纯粹的生活中找到属于她(他)的幸福。或许,有一天她(他)也会像我一样,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1图是自己拍的,其余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赖世国,生于1962年,大学学历,经济师,转业军人,勤学习,善交流,业余时间喜欢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