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五十载 南堤老乡记心怀

风起故里(刘之龙)

<p class="ql-block">知青下乡五十载 南堤老乡记心怀</p><p class="ql-block"> 2025.05.20,沧县兴济镇在南堤村下乡知识青年一行27人,怀揣无比激动的感恩之情,来到了阔别了五十年的“家乡”南堤村,南堤村村民代表在党支部袁振強书记的带领下,接待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青年”,他们虽已古稀之年,但见到南堤村亲爱的老乡时却依然是青涩少年,好多人早已流下幸福的泪水!大家首先在村委会落座问侯后去参观春润合作社旱碱面粉厂,老种子博物馆,最后去沐南农场田野观光!</p> <p class="ql-block">  知青下乡运动,可追溯到1955年,以杨华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组成青年垦荒队去北大荒恳地。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上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那里有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将上山下乡运动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知青下乡是一项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南堤村的知青是兴济镇上城市户口在1975年~1981年间的知识青年,共有40多名知识青年,被分配到1~12生产队,每个队3~5人。他们来到后,先住在老乡家,后来搬到原学校西侧的集体宿舍内。</p> <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在南堤村的农村生活中,学到农业生产知识。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甚至有人与南堤老乡组建了家庭。他们在南堤村挑沟挖渠,平整土地,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修沼气池、除草、扒苗、割草、积肥,割麦、捆麦、扬场、簸簸箕、打料、搂耙子、养猪、喂牲囗…各式各样的农活他们最后都手到擒来,还参加村上照明布线安电,建磨坊、三场搞科研、研究农业机械,还有人当上人民教师传授知识,还有人当会计、当记工员,有人还当过队长呢!他们磨炼了意志,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他们懂感恩,知回报,五十年来常有知青来探望老书记及乡里乡亲,今天又回家了!南堤村的老少乡亲们欢迎您们回家!欢迎您们载誉归来!“常回家看看”这里有您的青春,有您的故事,南堤村有您的光荣!有您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1~12队的社员代表早早来到村委会等侯我们村的“知识青年”载誉归来!</p> <p class="ql-block">  大家备好了水及水果烟糖瓜子等物品,唯恐慢待了“家人”。</p> <p class="ql-block">  9点20分左右,盼望已久的“知识青年”来到南堤村村委会,大家相拥相见,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场面立刻热闹起来,埋藏在心中五十年的见面语言一下如刚开闸的河水,滔滔不绝。这个说:让我猜猜你是谁?让俺看看老房东变模样了吗?大家一下子又回到五十年前青涩时代!</p> <p class="ql-block">寒喧过后,大家开始去春润合作社参观。</p> <p class="ql-block">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春润合作社琳琅满目的农业特色产品,感慨万千,五十载的风雨,五十载的变迁,南堤村再也不是旧模样,已变成沧县东北小花园,胜似江南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老种子,更加亲切,他们亲吻自己亲自种过的老种子,“老朋友我来了”,“六十天还家灯笼红”“鸡跳脚就能够到的老玉米”黑帽白高梁““花三白脆甜瓜”“曼瓜”“芝麻粒甜瓜”“苠甜瓜”“马苋菜”“曲曲菜”“阳沟菜”……</p> <p class="ql-block">  老种子与现代科技工艺制作的新产品吸引了大家。鸡跳脚玉米营养粥,纯老种子,原生态的健康食品。</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合作社大家驱车到达沐南农场,先在木屋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刘之龙、孙培英、李桂珍、王之廷、高国山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孙培英见了我们两眼含着泪水,激动地说:因在南堤村上唱戏,才与南堤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担任过很多主角,在四邻八村也有名气,每年春节食堂放假不开火,一起唱戏的人,抢着让我去他们家吃饭,我当时吃过百家饭,乡亲们都对我太好了。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那几年都没在兴济家过,因为要唱戏都要在南堤过,我对南堤村的感情和别人是𣎴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南堤村是我的第二个娘家,终生𣎴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 李桂珍当年知青下乡时曾任人民教师,后来自学考上大学。</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同学李桂霞说:我姐姐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名知青,她现在北京看孙女,为了这次聚会,她提前回来好几天,聚会的前一天,我去了她家,感受到姐姐对这次聚会的期待,毕竟那是她们曾经挥洒汗水劳动过的地方,我那时10岁,记得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去南堤看姐姐,感觉那地方那么远,一路颠得屁股疼,房东大娘家的闺女还来我们家住过好几天,她应该比我大,走时妈妈把二姨在天津给我买的纱巾送给了房东大娘家的姐姐,我其实心里是舍不得的,但妈妈说小姐姐是客人,哪有让空手回去的道理,还给那个小姐姐买了好吃的,不知那个小姐姐还在村里吗? </p> <p class="ql-block">一队三位美女王淑芝、杨菊荣、赵金荣。</p> <p class="ql-block">二队刘振华和二位知识青年社员。</p> <p class="ql-block">  孙秀英也曾在下乡时任老师,还教过我们初中的政治呢!左孙秀英,右李桂珍。</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王之廷、高宝如、张宝华、孙如江、霍玉阁与本队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工作繁忙的袁振强书记接待知识青年过程中,还抽空与农林局谋划六一儿童节,学生们来研学事宜。</p> <p class="ql-block"> 袁书记所创造南堤的事迹家喻户晓,红遍网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他,从来都谦虚,低调真心实意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这次活动是书记亲自组织安排社员代表隆重地接待了曾在南堤村挥洒青春汗水和泪水的知识青年们,给了他们“回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知青领队黄连洲正接受沧县电视台采访,是黄连洲先生亲自联谊组织知识青年下乡南堤村五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黄连洲说今天前来南堤村是来感谢南堤村的乡亲父老当年对他们的照顾,让他们吃饱穿暖,干轻活,还给记工分得报酬,真心地希望南堤村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黄连洲先生对此次南堤故乡行,深有感触,并挥毫写就一副《故乡情愫》书法作品,来表达对南堤村父老乡亲的无限热爱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回忆当年事,共叙当年情。送我们知青一条毛巾,一条沙巾,一个馒头,一个咸菜疙瘩,一把小葱,端去饺子,端去山玉粘粥…件件小事都寄托着老乡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世界真得很大,也真的很小,也真巧!这𣎴,李桂珍和谷景华二位姐是俺亲同学的亲姐姐!也是俺姐,你瞧瞧近七十岁的人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么精神!</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同学谷景森是谷景华的亲弟弟,他也激动地说:他们一行27人,大都是第一批下乡到南堤村的,因为之前已预订集合和就餐的地方,所以我姐姐提前一天来到我家里住下了。这一天,一直到晚间,她都处于兴奋状态中,我在旁边能感觉的到。在群里通知让他们自己想想有想见的老乡,或是房东,或是熟悉的人,我姐姐说了三个人的名字,群里传来的消息是这三个人都去世了,当时她的心情就不好了,我能看到。50年了,他们当年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现在大都是70左右的古稀老人了,但是对他们的第二故乡,曾经战斗过,为之付出过的地方,依然是一往情深。在此,我也代表我这些哥哥姐姐们,感谢村领导们的精心安排,接待!感谢老乡们特别是还有90多岁的老人去看望这些当时的孩子们。50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长到一辈子不忘!</p> <p class="ql-block">  大家再次登上这片土地,熟悉的地貌,熟悉的洼名,熟悉的红眼子地。八队大裤衩子、大洼、刘家洼、望家洼、南灶…</p> <p class="ql-block">  大家看到新时代的农场,由衷地赞叹南堤村敢为人先的精神,相信南堤的明天一定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土山滑道</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又回想起当年大东坑洗澡时从二队大土堆上向下滑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玫瑰园</p> <p class="ql-block">玫瑰园中寻花蜜</p><p class="ql-block">釆撷送君应及时</p> <p class="ql-block">大丰亭中初夏风,</p><p class="ql-block">茭白园地别样情。</p> <p class="ql-block">畅怀亭下歇一歇,</p><p class="ql-block">极目美景遍田野。</p> <p class="ql-block">满地圣水洒银光,</p><p class="ql-block">指日可待插稻秧。</p> <p class="ql-block">插秧</p> <p class="ql-block">比翼双飞</p> <p class="ql-block">翱翔蓝天</p> <p class="ql-block">  最后,袁书记给每位知识青年的家人发放了一本《沧县南堤村志》,让大家更详细了解大家的第二故乡南堤村的历史、现在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  大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相约十月一稻花香时再来南堤看望老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