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

脂玉凝

<p class="ql-block">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这句话你一定背过。这是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开篇,我们读中学时要求必背的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了永州这个地方。2025年4月,先去了郴州,然后又去了相距不远的永州。</p> <p class="ql-block">  永州与郴州之间的230公里左右的距离,适合自驾。如果想依靠公共交通,确实不是很方便。有机场但没有直达的航班。搭乘火车需要在衡阳调转方向,耗时2小时才能到达。4月23日,为了柳宗元这个永州司马,还是不辞辛苦走了一趟。</p> <p class="ql-block">  永州是湖南的一个地级市,潇湘二水汇合处,别称“零陵”或“潇湘”。西汉元朔五年(前124年)获得建制,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辖2区8县,代管1个县。</p> <p class="ql-block">  永州站在冷水滩区,零陵古城在零陵区,两者相距30公里不到,搭公交车需要2小时,中途还要换乘。</p> <p class="ql-block">  零陵古城是永州必到之处。尽管现在的零陵古城看上簇新,但并不妨碍古城在历史上的地位。4月24日,雨中的零陵古城广场上,一尊清瘦的老人塑像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张狂不羁。原来是怀素,唐代零陵人。</p><p class="ql-block"> 永州的名人还有东汉末年名将黄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等。</p> <p class="ql-block">  零陵古城紧邻潇水。柳子街和愚溪相互依偎在零陵古城中。愚溪与潇水相通。</p> <p class="ql-block">  愚溪原先叫冉水。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看中了西山这个地方,在此购地置屋,一住十年,并为这条溪改了名。愚溪的水潺潺流淌,溪两岸树木繁茂。失意的柳河东时不时地在愚溪边蹓跶,用笔墨记录下这里的景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并没有颓废,而是不断创作,写下400多篇文章(散文、诗歌、书启、论著),占其一生全部文学作品的五分之四以上。特别是“永州八记”,开创中国游记散文里程碑式的先河。诗歌《江雪》、《渔翁》,论说文《捕蛇者说》等,对后世影响较大。</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在改叫柳子街。雨中的柳子街很幽静。青石板和卵石铺就的路面,在雨水浸润下散发出岁月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在柳子街的中段建有柳子庙,始建于北宋年间,是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现在的柳子庙虽是清代重建,却是柳子街上最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公元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被朝廷远放柳州任刺史,819年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7岁。</p> <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的柳子庙,砖木结构,三栋进深,面阔三开间。前殿是栋飞檐翘角的建筑,看上去威武有气势。重檐歇山顶,正脊戗脊上都饰有彩凤、麒麟、鳌鱼等吉祥物。面朝内庭的是座宽大的戏台,每年清明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中殿建在13级台阶之上,分左右两院,中设甬道,通向正殿。左右两院皆为史料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正殿当中是享堂,塑有柳宗元汉白玉像,殿后是碑堂。</p> <p class="ql-block">  柳子庙的碑堂内有几方碑刻相当有名,比如说苏轼荔子碑、严嵩《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怀素晚年的“圣母帖”和“秋兴八首”碑刻等。其中:1、苏轼荔子碑被称为三绝碑,即柳宗元的德政、韩愈的诗文、苏轼的书法。此碑首句为“荔子丹兮焦黄”,故名为荔子碑。宋时刻于柳州罗池,明时拓刻于零陵柳子庙,后毁。此为清顺治十六年(1695年)重刻。</p> <p class="ql-block">  2、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以翰林学士身份的严嵩出使桂林,回朝时特意转道永州,写下《寻愚溪谒柳子庙》。这块诗碑系严嵩留存于世的三块真迹中的一块,且还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块。</p> <p class="ql-block">  3、怀素的两块碑,字很潦草。假充斯文地仔细看了看,也没认出几个,贴出来让你们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从柳子庙出来,在细雨中沿着愚溪漫步。</p> <p class="ql-block">  只见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依然清澈见底,西小丘只是一处小巧而精致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驻足小石潭边,物是人非,溪边的草木已然岁岁枯荣。尽管天阶落泪,潭水涟漪,早已寻不见“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胜景,但溪流婉转、流沫成轮的景象还在,自唐以来诸多名家歌咏的诗篇和碑刻还在,柳子厚的文学地位还在。</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被贬永州,永州十年是柳宗元一生踔厉风发的时期、励志升华的时期、再生再造的时期。柳宗元成就了永州,永州也成就了柳宗元。</p> <p class="ql-block">  伟大的先贤总让人心生景仰。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只要想,都会成。</p> <p class="ql-block">  江永是永州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湖南广西交界处。江永的上甘棠村、勾蓝瑶寨和江永女书是此行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搭火车前往江永,结果下车后两眼一抹黑,直接让人抓肝挠心。在地球一个村的现代化大中国,真的存在着让人寸步难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孤零零的江永站真的是建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远处群山连绵,山峰葱茏。近处全是农田,田里的庄稼长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有候车大厅,有宽大的站前广场,广场前有条公路伸向远方。车站大厅的门上帖着张4A纸,写明每天只有3趟车停靠这里。于是车站的营业时间只在火车停靠的前后一小时,其他时间大门紧闭,恕不接待。上午7:30,诺大的站前广场上,只有我俩的身影。广场上也设有公交车站牌,但何时发车间隔多久等车辆出行信息一概没有。一边等公交车一边呼叫专车,10分钟也没有任何应答。这下傻眼了,怎么办?好在有客栈老板的电话,于是包车就成了来江永出行的唯二方式,唯一是自驾。</p> <p class="ql-block">  江永站离县城21公里。前往上甘棠村、勾蓝瑶寨都要经过县城。沿途发现江永的路况好的很,路上跑的车也不少。喀斯特地貌下的农田里生机盎然。低洼的田块里水稻秧苗长势正旺,半陇上那宽大的烟叶迎风招展,坡地上的夏橙泛着金黄,煞是惹人爱。这么好的景致却被交通阻碍着游人的脚步,不知道主政这里的领导是乍想的乍做的。在县域里跑了一天,确实没遇上一辆公交车在路上运行,连那些招手即停的小巴也没看到。老板是当地人,不断讲述着实际情况,一边开车一边致歉。呵,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p> <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在县城的西南,离县城25公里,与勾蓝瑶寨相距10公里。</p><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是湖南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唐太和年间(公元827年),周氏族人在此立宅定居,距今已有近1200年。千年来,村名村址一直没变,甚至村落的布局都没变。儒学为宗,耕读传家。绵延的文脉和严谨的家风,使得周氏一支血脉在偏远的湘南之地传承千年。</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岁月里,从这里走出(载于族谱)101位七品以上的官员。经年累月的经营,村落建设代代相承,纵横有序。</p> <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坐东朝西,依山(昂山)傍水(谢沐河),田园如诗,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村前的谢沐河水静静地流淌,悄悄记录下岁月的缱绻。</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步瀛桥与文昌阁相互辉映。</p> <p class="ql-block">  步瀛桥是座三孔石拱桥,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湖南省内唯一一座三拱宋代石桥。元明清都有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乾隆年间。目前桥面塌去一半,维系着村里的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层楼阁,登上可俯瞰整个上甘棠村。可惜我在村里时,文昌阁大门紧闭,无法登临。</p> <p class="ql-block">  整个村落有200多栋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  有南北槽门值守。</p> <p class="ql-block">  周氏宗祠和博物馆紧靠南槽门。</p> <p class="ql-block">  村落民居估计是依支系排列,有九单门楼、五单门楼、四单门楼和一单门楼的设置。</p> <p class="ql-block">  村内的洗衣池</p> <p class="ql-block">  贯穿全村的是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路两侧设有许多店铺,沿着河边砌着石围墙。</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村,处处都能触摸到时光的痕迹以及光阴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逗留2小时后还是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勾蓝瑶寨。</p> <p class="ql-block">  勾蓝瑶寨是一座城堡式瑶寨。</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受朝廷招安,13个姓氏的瑶人选择这个“青山勾连,溪水靓蓝”的地方,在此筑寨,聚族而居。</p> <p class="ql-block">  瑶民为了守寨,利用山形地势,将寨墙与寨外的8座大山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寨子。</p> <p class="ql-block">  青石错缝砌成的寨墙很坚固。</p> <p class="ql-block">  寨墙上设有寨门,共9座。寨门上建有守夜楼。</p> <p class="ql-block">  寨民们为了守护家园,传承习武,直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  不过,现在的勾蓝瑶寨已不是封闭状态。寨内的明城墙也只修缮出几百米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但巷道、石板路和宗祠建筑还在。</p> <p class="ql-block">  保留明清时期的300多栋民居还在。</p> <p class="ql-block">  寨内的古井和寨外的风雨桥还在。</p> <p class="ql-block">  大大小小的水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源,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好几座风雨桥,风雨桥旁也有水井,形成“水上有桥、桥上有亭、亭下有井、井旁是人家”的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勾蓝瑶寨,水系在寨中形成溪流,溪流在寨前汇聚成大片湿地,湿地上建有拦水墩道。</p> <p class="ql-block">  哗哗的水流声更增添了瑶寨的韵致。</p> <p class="ql-block">  勾蓝瑶寨的女儿不外嫁,多是招郎成亲。</p> <p class="ql-block">  女人掌管着家庭的财政。</p> <p class="ql-block">  有男子“四个鸡蛋定终身”的美谈。</p> <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十三是勾蓝瑶寨的洗泥节。大家可以在这天前往观赏瑶民对农事的崇拜信仰。</p> <p class="ql-block">  广西富川秀水状元村与勾蓝瑶寨相距也是10公里。热心的老板觉得我们来此一趟不容易,执意开车拉着我们前往秀水村,去看一看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一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自唐开元年间便已立寨,如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地貌、绿树环绕、古木参天是村落的外在表象,历经唐宋元明清的文化底蕴是村落的内在品质。</p> <p class="ql-block">  富川县志上记载的133位历代科举进士名录中,秀水村占27位。</p> <p class="ql-block">  秀水状元村的始祖毛衷,来自于浙江。</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十三年(713年)进士,后出任广西贺州刺史。任期上看中这里,觉得依山傍水,群峰竞秀,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缷任后携家眷在此定居,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后代支系众多,优秀的学子也多。</p> <p class="ql-block">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已丑状元毛自知就是(虽然浙江衢州也认为这个人是他们那儿的),村口的状元楼里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状元村四周奇峰挺秀,绿水环绕。整个村落古树参天,绿荫如盖。</p> <p class="ql-block">  祠堂、书院、戏台、泉池、照壁古建是主要看点。</p> <p class="ql-block">  还有历朝历代皇帝赐封和官府贺赠的各式牌匾也是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有“宋元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  村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旧社会,秀水村有个传统。每考取一名进士,广场上会立一根旗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村里对当年考取大学的孩子仍会张榜公布。这是秀水村毛氏家族引以为傲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农历九月初八是毛氏始祖的诞辰之日,也是毛氏家庭倍感荣耀的日子,这一天村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状元游”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神圣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女书,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女性文字。目前已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江永有女书,也只有江永的某个小区域内的女人才使用的文字。这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社会文化现象。女书,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单字体,字形像女人窈窕的身材,目前在使用的单字约1200个。这样的文字仅在女人间相传和使用,男人不学也不用。一般是母亲传给女儿。女人之间说悄悄话、记录情感、结拜姐妹、祭祀陪葬等情况下使用女书。</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来了永州才知道江永女书。</p> <p class="ql-block">  在江永女书博览园有幸遇到一位漂亮的女书文化传承人,听了她的详细介绍才知道女书诞生在汉朝,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日本文字中的片假名就有中国女书的影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