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科协女专家吴甘美在国际科技大会上获得了全场起立鼓掌5分钟的殊荣,这个场面让我想起了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时的盛况。当年宋美龄用精彩的演讲为中国抗战赢得国际支持,如今吴甘美则用毕生精力搭建中国与世界科技交流的桥梁。见过吴甘美演讲的人都说,这哪是开会发言,简直是科技界的“巨星演唱会”。最有趣的是她总笑着打趣:“朱丽兰批评我英文比中文说得好”——这分明是变着花样夸人嘛!这两位女科学家的风采,放在今天绝对是“顶流中的顶流”。她们既有外交官的大气从容,又有科学家的睿智锋芒,往那一站就是中国科技实力的“活招牌”。追星就该追这样的“硬核偶像”——她们不用聚光灯,却用智慧和风骨在世界舞台上为祖国赢得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吴甘美的父亲是资深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新四军老战士(曾在国民党上饶集中营被关押三年)吴大琨(1916—2007),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甘美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党史讲座中回顾其父革命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吴甘美女士</p> <p class="ql-block">90年代中我参加全国妇女环境问题研讨会时,第一次见识了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司吴甘美司长的风采。她的发言精彩纷呈,让我印象深刻。后来从会议组织者那里听说,她在国际会议上为国家争光的不少事迹。说到中国科技界的顶尖女性,朱丽兰和吴甘美绝对称得上是“双子星”。吴甘美不仅继承了朱丽兰的优秀特质,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那次北大举办的妇女与环境二天研讨会,可谓是群英荟萃。环境文学作家黄宗英、张抗抗都来了。有意思的是,有位参会的代表刘姐是部队转业的,她神通广大居然没走军委警卫局正规程序,就把李德生将军和夫人曹大姐也请来了。曹大姐是资深抗日老兵,也绝对是女性精英。我去接李将军时,车内只有司机没有秘书和警卫,他问我都来了哪些人?我一时语塞,因为来的都是科技和文化界的女性,和军队系统没什么关联。我只说了民国时期老演员黄宗英的名字,李将军听了没吭声。其实我想开个玩笑说“曹大姐就是最重量级的巾帼人物了”,但没好意思说出口。毕竟李将军当过沈阳军区司令员,我也曾是他手下的兵,说话还是要注意分寸。最后只好转移话题,跟他聊起了北大的景观和老建筑,因为他说是第一次来北大。</p> <p class="ql-block"> 本人与李德生将军夫妇</p> <p class="ql-block">吴甘美:她是新中国科技外交的“先锋翻译”,也是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名片”。从周总理办公室到诺贝尔奖的课堂,吴甘美用半个世纪的奋斗,在东西方科技界间搭起了一座座看不见的桥梁。</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破冰之旅的“金话筒”。</p><p class="ql-block">当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全国肿瘤地图绘制时,这个年轻的翻译人才已站在了国家医学外交的最前线。她将中国首部《恶性肿瘤地图集》译成英文,让世界第一次系统了解中国医学成果。更令人瞩目的是,在中美建交前夜,她作为首个访美肿瘤代表团的“声音”,用流利的英语叩开了西方医学界紧闭的大门。广交会的展台上,她又化身医学成果的“解说员”,让中国科研突破赢得世界掌声。</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科技外交的“超级枢纽”。</p><p class="ql-block">陪同周培源、钱学森等科学泰斗出访时,她是让中国智慧精准传递的“活词典”;在恢复加入国际科学联盟等近百个国际组织的谈判桌上,她是据理力争的“智囊”。当邓小平会见首届国际环保大会代表时,站在幕后的她已悄然打造出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这个日后承办百余场国际盛会的“科技会客厅”,让世界学术重心开始东移。</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女性科学家的“全球推手”。</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首位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她在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上为女科学家争取话语权;担任瑞士国际培训理事会会长期间,她带着中国科协、高校团队深入日内瓦国际组织“取经”,更将北京青年才俊送进联合国实习。最浪漫的是与诺贝尔奖的“十年之约”——在丁肇中等大师支持下,她把晦涩的获奖成果化作通俗读物,每年上万份资料飞入中国校园,在无数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火种。</p><p class="ql-block">跨越世纪的荣光 : </p><p class="ql-block">2021年,76岁的吴甘美入选“百名杰出老科技工作者”。这一奖项意义非凡——我的老师叶文虎教授亦在其列。自2019年起,我协助课题组系统梳理了他数十年的学术生涯,我还到镇江追溯他曾就读的中小学。中国科协这一举措,无疑将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吴甘美,或许是这百位前辈中最年轻的一位。 </p><p class="ql-block">她的故事远非个人传奇,而是一代科技外交官以智慧与汗水铸就的国家记忆。从绘制肿瘤地图到诺奖级科研,从日内瓦谈判桌到联合国讲坛,吴甘美用一生诠释:科学无国界,而架桥者的征程,终将通向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 2025一05一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