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但气温却不按常规出牌,一天冷一天热,太行山的高耸终究也没抵挡住热浪的提前袭来,但越过西伯利亚强劲的风还是把热浪吹走了一些,周末,气温下降了。 朋友提前邀约出去走走,原本预定的是漳泽湖湿地公园半日游,无奈恰逢一个骑行的赛事,路段限行,闭园半天,我们只好另作打算,临时改为漫游太行一号线。 </p><p class="ql-block"> 太行一号线,在未全线贯通前,我和不同的朋友走过几次,但不是直奔目的地,就是好奇心探野路返程凑巧驰入,匆匆间不得其味,未解其美。这次放慢节奏,走走停停的出行,别有一番滋味,我们不止在路上,还在大山中, 或许还在历史里。车盘山而上,人却不知道拐了几道弯。山里缺水啊,我们经过的一个个村,村名不是带个“水” 字,“泉”字,就是带个“河” 字。</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行的慢,打开车窗,山里的风扑面而来,清冽而干爽,沙尘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山下。行至不同的观景台,我们总要下来找找角度,看看远远的梯田,看看近处的树木。大家都在欣赏天边的那副水墨画,再看边上停着的车,外地的车牌明显增多了。</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脉作为晋、冀、豫三省的天然界山,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两大地理区的分界线。在这样的一个周末,大家不约而同走到一起,共享这山中的风,认不认识已经不重要了,这擦肩而过的缘分在于我们在同一个时空,看过同样的风景。天边的云带来惊喜也好,远方的山带来惆怅也罢,近旁的树带来憧憬也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你孩童般放飞的自我,抵达的任意高度都是山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走来的太行山,其重要的交通和军事地位,自然构建了这里的古村落和根据地。古村落被遗忘过,甚至被摧毁过,人去楼空,但那一砖一瓦在数不清的光阴里,见证过所有,来来去去的脚步,清清浊浊的目光。而今,我们在宁静的时光里走近它,感叹院主人家大业大的同时,也感叹那门楼上砖雕木雕石雕的坚韧和倔强,但,只是空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浙水,是我们此行主要停留的第一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在还原往日它作为“太行驿站”的繁华。浙水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六泉乡,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有明清遗风的古朴小山村。村庄群山怀抱、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是连接晋豫两省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繁荣于阳马古道。走进历史,也走进现代,这个古村落因为有后人居住,有了生机,因为它的烟火气,也留住了远方的朋友和客人,一拨拨地来,游玩逗留,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 鹅屋乡的天生桥是我们此行最初的目的地,在浙水村吃完午饭,短暂休息过后,我们便直奔天生桥。天生桥是位于山西省壶关县鹅屋乡瑛姑山深处的一座天然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地区最大天然石拱桥”和“北方的天生桥”,以其险峻壮观的形态和独特的地质成因吸引着众多探险者和摄影爱好者。天生桥由石灰岩层经亿万年流水冲刷、风化及地质抬升形成,顶部残留的溶洞坍塌后形成拱桥结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p><p class="ql-block"> 天生桥又被当地人称作“转运桥”,闻风而来的人们自然也不知道跨上这座桥要付出爬上爬下,手脚并用、大汗淋漓的艰辛,甚至心惊动魄的挑战。朋友是第一次前来,虽然我们提前告知他们此“路”的难度,但真正走到它的面前,还是着实让他们吃惊了,前行的人不停地问返回的人,“还有多远?”,返回的人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加油鼓劲,想打退堂鼓的人被同伴鼓励着犹豫地往前走,终于走上桥身了,有的人压根不想再走到桥对面看看桥的险峻了,只是让同伴先走,或请对队友,或借助无人机全角度对其已抵此桥进行拍摄,作为他们此行的一个完美句号。</p><p class="ql-block"> 从天生桥返回,我们和落日一路相伴,望着它一点点落到山的那边,山坡上的风车叶片在柔柔的霞光里缓缓转动,谈笑间,我们也一弯弯驰离了太行一号线。</p><p class="ql-block"> 想想千年前的诗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太行山在古老的记载中,登其顶,攀其路是何其难。人挑,马拖,可能是商队,也可能是军队,还可能是结伴而行的亲朋之队,可能这一程一走就是一年或半载。如今我们一日登天脊,行走在这最美的公路上,真是飞起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了,城中已是万家灯火,此刻是古今同景,不变的一定是人们心中对好日子的期盼吧。</p><p class="ql-block"> 此行甚乐,以此为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2025年5月1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长1028公里,覆盖长治市及晋城市、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以其最美的姿态串联起历山景区、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八路军文化园、太行百里画廊、娘子关、五台山等90多个景区和景点。作为太行旅游大通道,为我们更好走近太行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古建文化,打通了关键的“最后一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