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早醒来,亮光从房顶的圆孔中投下来,这是何处?脑海里闪出柳永的词:“今早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真有这种感觉!外面一片寂静,没有车马声,没有人的喧闹声 。</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从懵懂中清醒过来,昨晚入住了中哈边境白哈巴村。</p> <p class="ql-block"> 昨天早上,来到额纳斯景区旅游中心。寄存了简单的行李(旅游车不能进景区,在白哈巴村住一晚只能带简单的行李),在导游安排下走行程:蒙古族图瓦人的歌舞表演、午餐、游额纳斯湖,最后一个景点是观鱼台(要登1068个台阶)。行程走完后就坐上景区的交通车到了白哈巴村。</p> <p class="ql-block"> 白哈巴村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有国防公路相通。白哈巴村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 从额纳斯景区旅游中心到白哈巴村坐交通车单程要1个多小时。从白哈巴村车站出来,一条直路走过去是商业街,往右边走是进村和上山的路。往右走的第一个路口左转走一百多米就到了要住的民宿。</p><p class="ql-block"> 一个靓女在民宿的门口等着我们。她是负责安排住宿的。我们20多人就在这里住一晚。她告诉我们:白哈巴村的用电负荷不够,各位晚上不要洗澡(民宿用的是电热水器),简单洗漱就行,没电时没有热水受凉就麻烦了。她和导游都不在白哈巴村住,导游明天早上8点过来接团友。</p> <p class="ql-block"> 民宿是建在村民的宅基地上。面向门口左边是用圆木头新建的人字形的房子,这就是民宿了;右边是主人家的住房,也是用圆木头建的,右边再往前就建有一个毡房。</p><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子,瞅了瞅主人家的房,房门打开,身材高大的主人家背对房门在做事,一个小男孩坐在桌子前做作业,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颧骨高高一看就是蒙古族人。院子中间,长满了开着白花的小草。这些小草吸取了冬天的雪水,疯狂肆意的生长起来。小草的主干长出几个分叉,分叉上长着绿色的叶子和小小的白花。小草占据了院子的空地,是这里的主角。夏风温柔的吹着,它们好像在跳着轻快灵巧优美舒展的新疆舞;夏风吹得热烈,它们时而起伏时而后仰,像在跳热情奔放节奏明快的蒙古舞;夏风无力时,它们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优雅文静。主人家在民宿和毡房之间用砖头砌成一条T字形的小路,告诉来客“路边的野花不要'踩'”。</p><p class="ql-block"> 新疆晚上22点相当于内地的20点。到了晚上22点多,电闸就跳了,“一夜回到解放前”,只好早点睡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8点就要离开这里,现在还有时间就出去走走。</p><p class="ql-block"> 走到院子里,想从门口出去,但是一米多高的门被主人家用破旧的绳子绑着,旁边挨着墙还有一台红色的很旧的摩托车,只好拐到民宿那边出去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多来到大街上,感觉天气像是南方的秋天,要多穿一件外套。往左一条直路通向前方,四周静静的,没有鸟语鸡叫犬吠和车马声,还不见一个人,真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p><p class="ql-block"> 从小住在工厂区,每天零时、8点和16点有三轮的汽笛声,汽笛声方圆几里都听到。早上6点多就有有线广播,还要转播新闻,一大早就热热闹闹。生活区改造后,老人家早起5点多就在楼下说话,有了市场就更热闹了,卖牛奶的一早在生活区吆喝着“卖牛奶”。以后搬到好一点的小区,早上6点多就有人晨运,有的跑步有的快走,手机在放新闻或歌;7点多清洁工打扫卫生,扫树叶的车又开过来……。总之,大清早就够热闹了。</p><p class="ql-block"> 白哈巴村给了我安静的环境,心都静下来了,呼吸着没有粉尘的空气。</p> <p class="ql-block"> 水泥路上牛和马的粪便已铲去,但是还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只有冬雪和雨来回浸泡冲洗才会干净,不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还有不少印记。路边种的是松树、榆树和白桦树。松树静穆青翠欲滴;榆树是据说是左宗棠进新疆时带来的,叶子长得碧绿,树身舒展;白桦树灰白色的身躯,温柔秀气。它们都没有枝叶接触,独善其身,挺拔向上。</p> <p class="ql-block"> “马无夜草不肥”。吃夜草的马有的两只前腿用绳子连起来绑住,有的一只前腿和一只后腿用绳子连起绑住,马就不能跑,只能一瘸一拐,整个晚上在村里到处找草吃。路上有一匹小白马,看上去好像广东人说的“老奀茄”,也就是长不大的意思。两个前脚用绳子连着绑起来,也就一瘸一拐走到栅栏边吃草。路边的宅基地里还有好几匹枣色马,毛色光亮,膘肥体壮,马腿一边的前脚和后腿也用绳子连起来绑住,一整晚吃草,肚子圆圆的。</p><p class="ql-block"> 主人家晚上不用喂马,可以呼呼大睡!</p><p class="ql-block"> 栅栏边的草比马还高,这草在希拉穆仁、呼仑贝尔和乌兰布统草原也没有见过。它应该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写到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野草吧!</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点纳闷了?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盗马贼”这个词,村民们这样牧马,真的没有盗马贼吗?昨天进村时看到一匹枣色马就在路上飞跑,跑到它自己停下来,也没有人来拉它的缰绳。</p><p class="ql-block"> 有没有盗马贼还真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白哈巴村建了很多民宿 ,规格也较统一,都是用圆木头垒起的人字形房子。有的已经建好开始经营,小车也开进院子里;有的还再建;有的清空了场地准备开工了,还预留了停车场。民宿门口旁还竖着牌子,写着这些年国内景区最流行的话:我在某某某很想你。</p><p class="ql-block"> 记得 2019年9月去黑龙江漠河旅游,就在漠河村的民宿住了一个晚上。当天下午到了漠河村,我们坐的四十多人的大巴开到村民开的民宿前,一次放下七八人,就把车上的人安排到民宿里。我们和导游七个人安排在一户人家里。住宿费是旅游公司同民宿结算,民宿的晚餐要付费,早餐民宿提供。</p><p class="ql-block"> 随着民宿的建成 ,游客的纷至沓来,这里会兴旺繁华喧闹。</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一间民宿前,看到里面的空地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民宿就建在栅栏边,右边有一间毡房。从空地望到圆木房,再看远处的高山,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门口旁边那间白色温馨浪漫的毡房不知谁的?是阿瓦尔古丽姑娘还是娜仁姑娘的,决不会是卓玛姑娘的。现在已不是怦然心动的年龄,人已不再少年了,也不“要回头留恋的张望”。</p><p class="ql-block"> 以后,八方来客都可住进这漂亮的毡房。</p> <p class="ql-block"> 顺着大路一直走,就走到了不能再往前的地方。这地方旁边是白哈巴村的小学,是“中国西北第一校”。现在还不到上课的时间,学生老师还没有来。从外往里看,教室和球场很整洁,门口不见保安值班,感觉很安静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 时间也差不多了,只能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这时太阳也爬得老高,村民赶着牛群上山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快八点了,就要离开白哈巴村。没有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来到这里,没有在“天寒红叶稀”的秋天来到这里,没有在“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天来到这里,只在烂漫山花静悄悄开的夏天来到这里,走进这还有原生态的村子,度过十多小时静谧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静谧将渐渐远去,热闹要款款而来。</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看洒满和煦阳光安逸宁静的白哈巴村,挥挥手,再见吧!</p><p class="ql-block"> 2025.5.5</p><p class="ql-block">后记:2024年6月21日至28日去新疆北疆旅游,6月23日晚入住白哈巴村,第二天早上8点离开。本文记下当时的见闻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文字:澄江如练</p><p class="ql-block">摄影:澄江如练</p><p class="ql-block">配乐、个别插图和部分文字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