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万年前旧石器时代- 坛罐山遗址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具有5000年历史,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华文化代表的话,那么旧石器时代的四川坛罐山遗址,20万年前的历史, 让我们得重新认识我们来自哪里?7千至1万年历史的彝文(另说水书)和7千年前的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 又把我们有文字记录的文明, 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20 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坛罐山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滴水村与太和镇马堰村交界处,地处成都平原南部、岷江支流东醴泉河南岸。经2020-2022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石核、石片等石制品500余件。坛罐山遗址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片两大类。石器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 </p> <p class="ql-block">8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四川资阳蒙溪河遗址,出土石器超过10万件,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烧骨、炭化植物等用火遗迹,尤其是明显人工用火的火塘,其组合关系明确指示了远古人类用火行为的存在。燧人氏,作为中国传说中“钻木取火”的始祖,其活动年代约在3万年前。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万年前,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有巢氏还是燧人氏的父亲,也就是伏羲氏的爷爷,有巢氏最大的功绩就是,他让人们从此住上了“房屋”;燧人氏“发明”了火,从此也就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始走向文明;伏羲,风姓,他是“三皇”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创造了“八卦”;神农氏也称“连山氏”、“列山氏”,姜姓,“五帝”之一,而我们对神农氏最为熟知的,就莫过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了,神农氏就是“炎帝”;“轩辕”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车。古代装有有帷幕的车叫“轩”,古代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直木叫“辕”,因为传说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人们就称黄帝为“轩辕氏”。</p> <p class="ql-block">7千年前甘肃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年代范围为距今7800至4800年,分为五期,分属于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为渭河流域已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且聚落时代延续3000年,提供了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发展的完整实例。甘肃大地湾8000年前的彩陶刻划符号,很有可能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延续和发展。本文从彝文释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地出土刻划符号和彝文与甲骨文的比较为例,认为彝文与刻划符号为同源文字体系,找到了打开远古社会和探寻中华文化源头的金钥匙,为研究中国文明和中国汉字形成找到突破口。</p> <p class="ql-block">7千年前左右五帝的唐尧是帝喾之子,姓伊祁。尧又称放勋,初封于陶,后又封于唐,所以称陶唐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在位一百年。唐尧年老后,不能亲政,其子丹朱又软弱无能,尧就把帝位传给舜。 7千年前甘肃大地湾遗址的符号文字, 很可能就是五帝时期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7 千至1万年前的彝文, 彝文(彝语:ꆈꌠꁱꂷ nuosu bburma,彝yí),又称夷字、爨文、韪书、蝌蚪文、倮语、倮倮文、毕摩文等,是彝族用来记录彝语的文字。不同地区的传统彝文差异很大。目前已规范的现代彝文有“凉山规范彝文”和“云南规范彝文”,前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使用较广。目前,《彝文字集》共收录彝文单字87046个。</p> <p class="ql-block">5千年前的红山文化 ,是中国北方极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以北京为中心。因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五千至八千年前,持续时间约两千年</p> <p class="ql-block">5千年良渚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出现于约发展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共发现500多处遗址,以良渚遗址附近的莫角山为中心区。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征是玉器的使用和随葬,包括大件的玉琮、玉璧、玉钺。</p> <p class="ql-block">4-5千年前, 在黄帝时期的仓颉(约西元前2667年—约西元前2596年),是中国神话人物,相传为黄帝的右史官、以及汉字的创造者,俗称仓颉先师 、仓颉圣人、制字先师、制字先圣或右史仓圣人。</p> <p class="ql-block">3千年前的甲骨文, 又称契文、龟甲文字、殷墟文字[1]、甲骨卜辞,为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乃至于整个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符号,下启西周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成熟的今文字或说楷书即由商代文字渐渐演变而来。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书体。</p> <p class="ql-block">3千年前青铜器时代,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三星堆镇的鸭子河畔,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有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第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400年,同时期的中原为夏商时期),第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中原为商末周初。</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历史顺序看来, 无论是三星堆文化, 或者甲骨文, 都不是偶然事件, 而是在历史长河里,祖辈们一点点流传下来的。 仓颉造字, 可能也不是唯一的文字, 毕竟4千年的文字, 比起7千-1万年的彝文,有着8万多单字的文字来说, 也就是不到10%!</p>